金絲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作為噴子,實屬不易,大唐:李二怒當冤種爹,金絲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時,李世民從屏風後走出,哈哈笑道:“諸位愛卿,建陵的事稍後再議,先跟朕去趟弘文館。” 聞言,房玄齡後槽牙一緊。 不會吧不會吧,陛下不會這麼沉不住氣吧?! 今早大夥都才知道四殿下已經入學弘文館,中午就要帶著群臣去探望,這不是給人落下溺愛子嗣的口風嗎? 果然,魏徵已經起身了。 他一拱手,肅然道:“陛下,敢問您中斷朝事前往弘文館,所為何事?” 李世民心知魏噴子隨時準備上線,早有準備道:“魏愛卿,不知你可否聽聞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 魏徵一愣,道:“不曾。” “哦?”李世民當即有些傲嬌道:“那愛卿怎麼理解此詩含義的?” 魏徵:“……” 不是,這詩跟你去弘文館有何干系啊! 你不要轉移話題好不好?! 魏徵嘴巴一癟,就要開噴,房玄齡適時插話進來,笑道:“陛下,此詩句句悲憫農民的辛勞,勸君莫要浪費,心胸實在寬廣。” “臣以為,寫出此詩的人,定然是心懷眾生的大才啊,若是為官陛下應當重用,若是在野陛下應當速速將此人招攬,不可令明珠蒙塵。” 長孫無忌看房玄齡開啟了馬屁精模式,在聯想到李泰早上剛去了弘文館,心下當即也有了定數。 長孫無忌道:“陛下,臣以為此人境界之高,當為社稷肱骨!” 長孫無忌評價之高,讓李世民不免驚詫,道:“愛卿知此詩何人所做,就作出如此高的評價?” “不論何人,有此胸懷者都乃我大唐社稷之幸!” 房玄齡一聽此話,忍不住扭頭看了長孫無忌一眼。 他一聽這話就知道長孫無忌這老賊反應過來此詩與誰有關了,於是抬頭就蓋一頂大帽子扣了下來。 哼,比誰會拍馬屁呢是吧? 房玄齡又道:“陛下,臣以為,此詩還有一層寓意。” 李世民來了興致,道:“愛卿何出此言?” 房玄齡道:“此詩詩人雖句句在勸誡人莫要浪費糧食,可背後寓意,卻是與天晴帶傘,飽帶乾糧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臣以為,詩人此詩是作與我等朝中大臣以做警醒用的。大唐當今國泰民安,乃陛下勤政的功勞,可我等身為臣子,卻不能安於現狀,要久安思患。”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此詩人,此詩,道盡了天下愛國之子的赤誠之心!” 房玄齡一番馬屁,不,一番解析,如春風般吹的李世民心曠神怡。 果然,知朕者,玄齡也!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你二位誇了半天,可猜測到此詩何人所做?” 魏徵插話道:“陛下,此詩與我等前往弘文館有何干系?” 房玄齡道:“怎麼沒幹系?” 說完,他故作沉疑道:“陛下,此詩,莫不是魏王殿下所做?” 李世民眼睛咻然一亮,就差把‘你懂我!’三個字刻在臉上了。 一旁的長孫無忌見此,在心底暗暗懊惱,自己搶答的速度,還是比不過房玄齡那個狗賊! 魏徵卻直接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魏王才五歲,怎麼可能做的出此等詩句!” 李世民下巴一抬,道:“如此,愛卿隨朕去弘文館內一探究竟不就清楚了。” 說完,李世民不再多言,抬腳就往門外走去。 眾人見此,紛紛跟了上去。 路上,長孫無忌走到房玄齡身側,譏諷道:“房相近來辦事效率極差,原是挑燈研究如何拍陛下馬屁了啊。” 房玄齡微微一笑,道:“長孫大人也不誑多讓啊。” “還是你更勝一籌。”長孫無忌咬牙道。 “哪裡哪裡,彼此彼此。”房玄齡笑的如沐春風。 長孫無忌:“……” md!什麼能吵得過這狗賊! …… …… 政事堂本就與弘文館一牆之隔,一行人沒走多久,就到了弘文館內。 行至清湖邊,李世民遠遠就看見一群皇親貴胄站在空地上,跟著李泰活動身體。 魏徵見此,立即蹙眉道:“此時正是午休時間,這些公子王孫都不在寢室休整,卻跑出來貪玩,成何體統?” 他這話一出,他身後的那群大臣當即不樂意了。 畢竟其中不少人自己孩子就在其中。 “魏徵,陛下都還未發話,你搶先開口就成體統了?” “誰規定午休必須要待在寢室的?” 魏徵卻不理眾人,繼續道:“而且陛下,魏王此舉實在僭越!” “論長幼,魏王乃當今太子的弟弟,應當尊長。” “論身份,太子乃君魏王乃臣,他怎麼站在人群前端,帶領眾人做一些……一些……” 魏徵看著李泰帶領眾人消食的運動,實在找不出合適詞語形容,於是道:“一些奇怪的行為。” 李世民心情原本豔陽高照,被魏徵一通攪合當即晴轉多雲。 李世民道:“這裡是學堂,哪裡來的那麼多身份約束,不都是同窗嘛。” 魏徵不以為然,道:“君是君,臣是臣,怎能因同坐屋簷下,就能模糊身份。” 好嘛,這下多雲轉陰了。 李世民黑著臉不說話了。 房玄齡道:“魏徵啊,你這就上綱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