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鄧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血液相融無國界,川邊情訴,作者王鄧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殊再次檢驗的報告單上與急診報告單上的血型一致:“Ab型 Rh陰性”。
當她再次看到這明明白白又簡簡單單的幾個字時,白殊一時眼淚直淌……
當白殊把兩張檢驗單遞給高年資的醫生時,醫生突然鎮住,用右手斜放左胸前,莊嚴地停住……
一時間,白殊理解了醫生的動作。前所未有的一種感覺突然圍住了自己——像一隻無形的命運之手在安排、在助力、在為自己鼓勁。如果不是,或科學也解釋不通,那最終指向的也許只有神。因為這裡似乎有一種看不見的‘超越’、跨越萬水千山的融合。
說不清楚為什麼她此時想到了愛因斯坦的能量守恆定律、想到了靈魂的捕獲與現實的超越、也想到了生命的存在像是一種幻覺、也感覺得到世間瀰漫著撫慰人心的‘煙火氣息’。她完全相信了人類的意識是永恆的。
“當自己的血還帶著溫度就流向米婭曉曉時,我坐在她的床邊,撫摸著她柔軟的手,定定的看著她臉上及生命體徵監護儀上的每一點變化。”
“當400ml僅僅新增了嚴格規定的抗凝劑的同型鮮血,一滴接一滴平穩的下滴了許久,我才從窗外看出去:窗外的黑暗已消失殆盡,朝霞的紅光已經隱隱閃現,我當時的心情大概也是如此。盧卡坐在一個小凳子上撲在病床邊睡著了。”
“曉曉的嘴唇淡淡的紅了起來、監護儀上的呼吸的頻率數值從39次\/分,降低到27次\/分、脈搏從138次\/分降到102次\/分、血壓從48\/39mmhg上升至82\/58mmhg、血氧飽和度從那時一度降到68%平穩回升至96%。監護儀的報警聲也逐漸停止。”
“曉曉的頭顱及四肢也開始輕輕地動彈,顏面有了表情變化,張著的口中也逐漸有了聲響……”
“護士在床頭記下了曉曉輸血後的趨於正常的生命體徵,輕輕取下她口中放置的管子。這才聽清楚她在喊媽媽!媽媽!由輕到重、由不清楚到清楚。過了一會,見她慢慢睜開眼睛,逐漸喘著粗氣。見我和盧卡定定的看著她,淚眼朦朧地說:‘媽媽!媽媽!媽媽,我做夢了。夢到爸爸和我與你一起回中國,一路風浪翻滾,我們就落水了,落到寬闊無邊的海洋中。我拼命想游出水面去找你們,但實在沒有力氣,幾次下沉,沉到了水底。在放棄一切的絕望時,隱隱感覺是媽媽在喊我、伸出手一直在拉我出水。”
“曉曉一面說,一面傷心哭泣,越哭越傷心。我和盧卡都是眼淚汪汪的看著她、聽著她像是重回人間的描述。盧卡對她說,‘曉曉,你說的不是夢,你是被狂風捲到海洋裡了,是你媽媽把你拉了上來’。旁邊立著的幾位醫生和護士同時說,‘是你媽媽把你從海洋中拉了出來’!”
“就這樣,每當曉曉需要我的時候,就有我‘出手’拉她。我們成了醫院無數的病人及家庭最特殊又最受羨慕的一家子。這個難得又神奇的時段,是全家稍微放下心來最最珍貴的日子。”
“大概過了半年,這半年時間給了這個家無窮的希望,給了米婭曉曉努力學習強化自己、還有暗自感懷生命不易的過早啟迪與奮發……。”
“但病魔的殘酷發展,她的造血幹細胞惡性增殖日益加快、不成熟又沒有功能的血細胞不斷釋放到她的血液;伴隨而來的是發熱、感染、關節疼痛、貧血、乏力日益加重,生命時刻在掙扎的危險線上徘徊。後面的日子是每4--6天輸血300ml、再後來是隔兩天一次。”
“我用這稀有的血液在我能‘撐住’的極限中竭力給她‘助力’,一共堅持了589天。贏得了一個極為吉利的數字、全身心盼望著有突然有改觀的一天。給她輸入的新鮮血量達到她全身總血量的數倍之多。也就是足夠給她全身換血可達四至五次……我還能支撐,但她一次又一次的咬著牙、咬著嘴唇、拉著我的手……最終還是無力的鬆開了……”
“我們母女倆有個約定,等她病好後,她要回到中國的家鄉,當一位‘金髮碧眼形象大使’。她說:‘無論生存多艱難、病程多漫長、有媽媽生命的支援,我要頑強的生存與學習。不僅形象夠格、漢語白語夠格、我將用我的科學文化底蘊去證明人間的情海無邊、愛山無阻’……”
“我倆的約定,最終失約在西班牙病房的玻璃窗內……盧卡安慰我,‘女兒的心願有我去完成,我是一個資訊程式設計的專職人員,是一個社會有用的人,能代表你和女兒回到中國家鄉擔起大使的重任’。”
“我為他給出的許諾暫時有了力量的支撐、我的臉上留下了她後來更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