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部分,食男瑟女,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卷 第七十一章 悠悠詠唱
第七十一章 悠悠詠唱
將軍夫人和太妃娘娘的案桌相隔很近,兩姐妹也不時會低聲交談幾句,而春雨和小郡主一左一右的坐在她們二人身邊,讓其他人眼紅嫉妒又不得不露出一張揣滿和氣的偽善的臉。
“小雅兒,你的頭花挺漂亮的,這樣串珠的方式,本宮還是第一次看到。是你從北方帶過來的嗎?”
不想冷落了身邊的小丫頭,太妃娘娘低頭笑問小郡主。
“是春雨幫我做的,雅兒也有幫忙。”
看了太妃娘娘一眼,小郡主微紅了臉,細聲細氣的回答。
“哦!”太妃娘娘一聽來了興致,她們這些尊貴的人,對於如何選擇佩戴的首飾的確很有研究,可真要自己動手製作,那就是十足的門外漢了,小郡主想來也沒有人教過她這手工,於是好奇小郡主都幫了些什麼忙,“雅兒做的什麼?”
“回太妃奶奶,雅兒幫著串珠子和貼紗,雅兒頭上這支花的鑲珠就是自己串的呢。”指了指頭上用米色小珠子串成的桂花釵,小郡主笑得很滿足很自豪。
太妃娘娘蹴近了一看,果然那些看上去很精巧的花團都是用米粒大的珊瑚珠串成的。陪著菱紗製成的葉,很是應景。
“那小雅兒幫太妃奶奶做一支成不成?”有心考校一番,太妃娘娘順勢提出了要求。
旁邊一直笑看她們對話的將軍夫人也湊了個熱鬧。
“小郡主越大越是蘭心慧質了,這份靈巧比起真正的師傅來也是不逞多讓的。過些時候太后大壽,不如小郡主做些小玩意兒戴著,保準出彩。”
原本她們就打算自己做些髮飾什麼的來帶,只是也沒想怎麼正兒八經的弄,無非就幾個不起眼的小配件罷了。現在太妃娘娘和將軍夫人這麼一說,若是到時候沒有拿得出世面的,別人嘲笑事小,讓太妃娘娘瞧低了才事大。
春雨面帶微笑,溫和鼓勵的看了小郡主一眼,小姑娘只得頷首應下。
瞧著這一幕,旁邊人雖不搭話,可沒一個不包含心思的。這也算是小郡主和春雨能否在京城立足的第一道難關了。
接下來的歌舞才藝表演,盡皆是諸位閨閣少女們施展才華的舞臺,小郡主因為年紀太小,加之太妃娘娘有意無意的相護,倒也沒人能趁機陷害她。只是苦了春雨了,被人用言語擠兌,就想看她出醜。
這場面上若是推拒便失了顏面,可春雨從穿來這個朝代,便是為著生存而奔波,讓她哪裡找時間和金錢去學習這些明顯是裝點門面用的歌舞才藝啊。書畫倒是能拿出手,可惜這裡並未準備筆墨紙硯,倒是七絃古琴有那麼一兩具。
這種古老的樂器,其音蒼老、渾厚、圓潤、古樸。早在孔子時代,琴就成為文人的必修樂器,而且成為四藝之首,人說琴的“四善”:(蒼、松、脆、滑)和“九德”(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就是古人對古琴音色的總結,它也是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琴是左侍郎夫人準備的。春雨朝太妃娘娘和將軍夫人微微一拜,便提著裙襬端坐於琴前。她並未急著撫琴,而是平心靜氣的調整了心態,以著端莊嫻雅的姿勢開始彈奏並詠唱。
所唱乃是《詩經》中的名篇《木瓜》,這首古詩有一種跌宕有致的韻味,在詠唱時很容易達到聲情並茂的效果。再說春雨當年學習這個的時候,可是下了苦功夫的,一字一揚皆是正兒八經的古韻。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悠悠的聲調流暢的彈奏,比起那些學習了當世流行曲調的貴族小姐們更顯得端莊而有氣質。太妃娘娘在聽到春雨所唱之時,就已經亮了眼勾起了唇。
“顧姑娘果然才學過人,本宮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麼好聽的詠唱了。”
喚了宮女過來,賜給顧春雨黃金十兩珠寶一匣,另有綾羅若干。
“本宮看人幾十年,少有走眼的時候,顧姑娘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以後還請多費心教導小郡主了。”
春雨連忙跪伏謝恩:“能有幸陪伴小郡主本就是春雨之幸,太妃娘娘折殺民女了。”
有太妃的金口玉律,在座的諸位夫人對春雨的態度更是熱切了幾分。
她們原先也以為春雨不過是個小小農夫之女而已,是靠美色才得朱慎另眼相看罷了。可今兒一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