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2部分,南宋不咳嗽,保時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代的皇帝和大臣都是屬雞的,開個晨會非得放到凌晨五點。皇帝還湊合,他下了床出了院子就是朝堂,大臣們可就更苦了,半夜二三點鐘就的起床,然後跑到皇宮門口等著開門。做為臣子,總不能讓皇帝先到,自己遲到吧。後來皇帝一看讓這麼多老臣站在外面等也不太合適,乾脆就在門口蓋了一排房子,專供上朝的大臣休息之用,這就是待漏院。
宋代朝廷對百姓的約束比較寬鬆,沒說政府和皇宮門口五十米之內不許擺攤,這些大臣們半夜就起床上朝,肚子裡肯定是空的啊,於是就有很多賣小吃的攤販看到了商機,專門在有朝會的時間來待漏院門口擺攤叫賣。這裡都是省部級的大官,沒一個窮人,買賣自然挺好乾。
時間長了,這些小販比大臣們還明白哪天是大朝會、哪天是小朝會,而且只要不是第一次來參加朝會的官員,他們都認識,連官員的隨從都是熟人。從這一點上看,宋代的官民關係確實比較寬鬆,之後的元明清幾代,包括民國和再往後的,哪個政府會允許老百姓跑到皇宮門口擺攤,靠近了都不成,立馬抓起來。
待漏院中已經來了十多位穿著朝服的南宋高官,鄭清之和他們打了一圈招呼,就開始專心致志的吃那碗浮糰子。一邊吃一邊聽同僚們閒聊,越聽吃東西的速度越慢,最後乾脆放下叉勺,伸手從旁邊的桌子上拿起大家正在談論的那份東西,在明亮的汽燈下仔細閱讀起來。
這份東西就是朝廷與海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