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部分,大明最後一個進士,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城失守之後,滿清大軍就浩浩蕩蕩的向著南京飛奔而來,一路之上,因為受限制於地形的原因,從而行軍緩慢,可經過半個月的行軍之後,也到達了南京城外,幸好,對於這一切,內閣首輔馬士英早有預見,提前將周圍城池的駐軍全部召集到了南京城中,雖然這些士兵多是一些無能的烏合之眾,可畢竟從人數上面看起來還是頗為壯觀的。
在加上南京城中還是有幾個有見識的老將的,如此一來,才勉強守住了南京城,保證他暫時不陷落,可這也僅僅權宜之計,面對強大的滿清大軍,如果沒有援軍或者別的意外的情況發生的話,那麼南京城的陷落也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陛下,我們還是快點離開這裡吧,要不然的話,在等下去滿清大軍如果發動攻擊的話,我們恐怕就真的想走也走不了了,這些身外之物,還是趁早丟棄為好,等到將來王師北伐的時候,這些東西早晚還是陛下的。”當馬士英急急忙忙的來到皇宮中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副場景,頓時氣得差一點一口血吐出來,昏死過去。
原本,在馬士英的心目中,面前的這位永曆皇帝,雖然外形不盡人意,可論起計謀,手段來說,還是不錯的,可隨著這段時間的接觸,他對於這個皇帝,心中那是越加的鄙夷起來,無論是從執政手段,還是處事方法,不說一無是處,那也是徹頭徹尾的無能,雖然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馬士英才能夠在永曆朝廷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揮灑自如,毫無顧忌的行事,可當到了真正的危機關頭,馬士英心中還是有些後悔了。
可即使他在後悔,此時也已經沒有退路了,他現在只有一心跟著朱由菘,要不然的話,不僅他會失去所有的名譽地位,甚至說不定還會有殺身之禍。
聽到馬士英的話,原本正在催促宮女,太監們將所有值錢的東西打包的永曆皇帝朱由菘,頓時驚怒的雙眼圓瞪,大聲說道“馬愛卿,你這是什麼話,要知道,這些東西可是朕以後所要依仗的本錢,沒有這些金銀珠寶,我們離開南京城後,要怎麼過,難道到處去討飯嗎?”
朱由菘說完之後,繼續催促身邊的宮女,太監們加快速度,其實,這也不算什麼意外的事情了,要知道,朱由菘的父親,上一代的福王朱常洵,也是這樣的捨命不捨財,在李自成大軍壓境,包圍洛陽城的時候,還因為剋扣守城士兵每人五兩銀子而被憤怒計程車兵,開啟城門,從而被李自成將他給煮了,做成了‘福祿羹’,而後,他辛辛苦苦,連命都捨棄保留下來的所以銀子寶物全部落入到了大順軍的手中,現在朱由菘這樣做,也只是家族遺傳而已。
聽到朱由菘的話之後,馬士英卻還是苦苦勸說道“陛下,這些東西已經足夠了,如果再多的話,我們也帶不走的,我們還是先走吧,要知道,如果等一會,滿清韃子將河道也給封閉之後,我們恐怕就真的想走也難了,跟陛下的龍體比起來,這些東西根本就不算什麼。”
這一次聽到馬士英的話之後,朱由菘卻並沒有在開口說什麼,因為此時他也聽到了從城門處傳來的喊殺聲越來越響亮,在生命跟珠寶之間,朱由菘比他老爹還是要強一點的,只能一邊滿臉痛苦之情的看著那些珍貴的寶物,一邊在太監的攙扶下,向著河道處行去。
不得不說能夠白手起家,從而驅除韃虜,一統山河的明太祖朱元璋還是非常有遠見的,南京城除了有城門之外,還有一條水道,這條水道是當年朱元璋佔領南京之後,特意命令工匠進行修築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南京處於江南地區,河道縱橫,又靠近大海,有了這一條河流的存在之後,能夠順利的將皇宮裡面的積水排出去,從而保證皇宮不會因為河水的侵蝕而變形塌陷,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逃命了,當年剛剛佔領南京的朱元璋,跟別的勢力比起來還是相對弱小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劉基所說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個策略了。
只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朱元璋佔領南京城後,居然迅速強大起來,徵南討北,短短十多年時間居然一統天下,這一條河也就沒有什麼用處了,可到了現在,兩百多年之後,這卻成了朱由菘活命的保證了。
坐在那條漂亮的樓船上面,朱由菘看著離皇宮越來越遠之後,臉上終於露出了一抹失落的神情,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費盡心機才坐上的皇帝寶座,居然這麼短時間裡面就要遠走逃命,如果當初知道是這種結果的話,他還不如前往陝西,安安穩穩做一個太平王爺,也好過今天這個下場,想到今天自己就要到處東奔西逃,狼狽而逃的過活了,朱由菘的眼前一片昏暗。
“馬愛卿,我們現在要往哪裡去,現在南京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