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部分,張遼新傳,冥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遼從沒參加過朝會,壓根就不知道他應該站在哪裡,一到行宮郭嘉這小子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把張遼一個人撂行宮門外。可是張遼他也有輒,左右望望,看見夏侯淵和一群武將陸續趕來,張遼就直接走到夏侯淵身邊,準備跟著夏侯淵後面混。
“哈哈!文遠,昨日主公不讓我等騷擾與你,今日散了朝咱兄弟可要好好的喝一杯!”夏侯淵看見張遼,笑呵呵的說道。
“那是自然。”張遼在夏侯淵肩膀上輕輕捶了一拳道:“清兒可是又給我添了一個閨女,今晚上我可是要擺酒請客的。”
“好!”夏侯淵一拍手喜道。可轉眼間情緒又有些低落道:“只可惜如今元讓鎮守東郡,子廉駐守宛城,而子孝也遠在徐州,東平這裡只剩下了子和。唉!人少了啊!”
張遼對一群老弟兄遠在各地不能一聚而心中鬱悶,但他依然興致勃勃的說道:“妙才。主公大業未成,咱們必須為主公鎮守一方。況且隨著主公麾下將才越來越多,如今也有了子龍、公明、興霸等人,將來咱們這些人必能常常聚首,何必急在一時。”
夏侯淵也不過是見到分開一年的張遼心有感慨,他是曹操身邊重臣。又豈會不知這點道理,被張遼一勸也就不再苦惱,反而和張遼嘮起了家常。他的侄子夏侯尚可是託付給了張遼的,只不過張遼此次並沒有將他一起帶回來,反而將他派到了趙雲那裡,讓趙雲調教去了。但夏侯淵對張遼此舉壓根就沒有意見,他們這些人巴不得自家的子侄能多學些東西,趙雲如此可是曹營武將中武藝最高之人。自己地侄子能跟著他學,縱然不是親傳弟子,但能讓趙雲指點一二,也得讓夏侯淵的嘴都樂歪了。
他們二人聊得很歡,就連身後的一些武將也不敢打擾他們。其實也是這些武將們身份不夠,典韋跟著曹操,許褚守著行宮。曹純和徐晃在城外整編張繡的降軍,皆沒有上朝。而唯一身份較高的張繡卻因為是降將的關係也沒有上前。
這時候,行宮大門被開啟了,這意味著朝會就要開始,門外地文武官員紛紛整整衣服,向行宮裡走去。
“妙才,我該站在何處?”張遼邊走邊順嘴問了夏侯淵一句。
“呃?我也不知道。”夏侯淵一愣。“要不我去向主公問問?”夏侯淵說著就想找人。
張遼一看夏侯淵停了下來,一把將他拉著繼續向大殿走去,“用不著,站那不是站。難道咱們還在乎那些個東西不成?”
“也是。那你就站我這裡,咱們還能得空接著聊。”
張遼緊跟著夏侯淵向大殿走去,如今朝臣眾多,也恢復了文武分列的站位,他雖然有青州牧的官位,卻也是建威將軍,為他自己更願意站在武將的佇列中。不為別的原因,單就武將這一列盡數是曹軍將領這個因素就足夠了。“參見陛下!!!”
一大群人進入大殿,張遼隨著大家一起向高坐在上面的天子行禮,這些年下來。張遼早就沒有了起初時的彆扭,一板一眼做的相當熟練。
“平身!”
“謝陛下!!!”
朝臣們回到兩則跪坐於墊子上。
“聽說青州牧已經回來了,今日可曾上朝?”
劉協並沒有讓身邊地近侍按照平日的程式詢問朝臣,而是自己開口了。他那清亮的聲音迴盪在大殿之中,讓曹操一系的大臣們感到有些意外。
張遼卻沒有猶豫。他對著對面站在文臣之首的曹操送了一個眼色。然後起身出列向劉協深深一鞠道:“臣張遼參見陛下!”
劉協伸出右手,對著張遼虛虛一抬。說道:“將軍請起。當日將軍於雒陽城外解了朕的危難,後又不辭辛勞的出使江東,如今又將青州一地治理地僅僅有條,賦稅也恢復到了先帝時的標準,如此能臣朕自是想親自見見。”
“陛下,出兵雒陽、出使江東皆是臣職責,治理青州更是青州所有官吏的功勞,若無青州各級官吏辛苦的工作和青州各階層百姓的全力配合,臣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無能為力啊!”張遼早就從郭嘉那裡得知了今日會有人要借青州之事向他發難並將戰火燒向曹操,他自然是十分的“謙虛”。
但張遼卻不知道為什麼是劉協先開口,嘴裡回答著劉協的問題,心中卻在納悶。
不過這個大殿中納悶的絕對不是張遼一個人,還包括因為袁術的牽連久不上朝地司徒楊彪和他那一系的朝臣。因為他們事先商量好的是由他們向張遼發難,然後天子劉協再介入,最終藉此事聯合中立的朝臣將大權從曹操手中奪過來。可劉協的舉動卻讓他們的算盤落了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