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部分,三國之劉備復漢,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
劉琦不解的問道:“傳聞不是說陛下身殉於虎牢,已經駕崩了嗎?”
“國不可一日無君!先皇駕崩,皇叔請出了先皇遺照,已經遵從遺照登基稱帝了!”士兵說道。
“叔父榮登九五,吾當速速稟報父親得知!天使快快請隨我等入城!”劉琦聞言大喜,遂請士兵入城。
在途中,劉琦得知了那逃走的人是曹操一方的軍士,又吩咐手下人務必追拿。
像是這種在城門口發生的械鬥,不單單是在襄陽。各地都有發生,而且只有襄陽一戰沒有出現死亡,其餘各地械鬥都是以一方戰死告終。其中有劉備一方計程車兵,也有曹操一方的軍士。
而無論是那一家的地盤,各家諸侯都沒有出面制止,即便是劉表所在地南郡江陵城。各家諸侯似乎是商定好了一樣,械鬥發生的時候,除了老百姓們圍觀,根本就沒有官府的人出現。
江陵城,牧守府。
大廳之中,劉表端坐在太師椅上,不動聲色的喝著茶水,似乎根本沒有聽見兒子所說的話一樣。
而一旁則是他初入荊州時的諸多賢良——八顧、八及和蔡瑁、蒯越、蒯良。
八顧是指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範滂、尹勳、蔡衍、羊陟等八人;而八及則是與劉表齊名的七人陳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張儉、岑咥。
這些人也都坐在座位上,低頭喝著茶水。
看到眾人如此,劉琦無奈的回頭看了看荊州第一戰將文聘。
文聘搖搖頭。
“父親,孩兒此番只為此事而來。既然父親業已知道,孩兒還是與仲業回襄陽駐守!”劉琦經過幾次與龐統的接觸,早已不是當初的小孩子了,從文聘的眼神中看出了問題,隨即便欲離去。
“汝既然來了,便逗留幾日好了!”劉表看著這個曾經在自己面前頗受賞識的長子,心中總有一些莫名的感覺。
一旁的蔡瑁用手捅了捅身側的劉琮。
劉琮趕緊會意的說道:“兄長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便留下幾日與我們兄弟聚一聚!”
“也好!”劉琦答應了下來。
第258章 二辯才舌戰群儒,周公瑾初會諸葛
第258章二辯才舌戰群儒,周公瑾初會諸葛
再說劉表等人早已知道天下出了兩個皇帝。
他麾下的眾人各自打著自己的小九九,紛紛勸說劉表,自然也就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自立為王,以蔡瑁為首,八顧和蒯越、蒯良兄弟全都是在他這一方;另一派則是以陳翔為首,主張靜觀其變,先向劉備示弱,所謂依靠大樹好乘涼的想法。
本來,而劉表本人不想與劉備撕破臉皮,也想依附在劉備的保護下,好在這個亂世中儲存自己的一脈。
只是,蔡瑁、八顧和蒯越兄弟則代表了荊州幾大門閥,使得劉表得不得顧忌他們的勢力。
所以,劉表心中一直在猶豫不覺。
而此時各地諸侯心懷各異,謀臣武將紛紛齊聚其主座前遊說主公自立為王,趁勢崛起。
稱王稱霸,自是各地諸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蠢蠢欲動的**,在這個時候終於爆發了。人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最先跳出來稱王的竟然是交州士燮,定都交趾,自稱海南王。
接著,江東孫權駐吳郡,稱吳王,還遣使進見劉備請封;韓遂駐武威,稱北涼王;馬騰駐涼州,稱西涼王;張魯駐漢中,自稱漢中王。
只有西川劉璋、荊州劉表和幷州袁譚仍在猶豫之中。
且說章武大帝登基之後,曹操亦是舉假太子登基,使得天下二帝共存。諸侯趁機各自擁兵稱王,天下局勢再次出現春秋戰國諸侯爭霸的局面。
殿下群臣以徐庶、陳宮、諸葛亮、龐統為首的眾謀士向章武大帝提議接納皇親,聯結近臣的主意。
劉備派遣將軍張繼前往益州,派遣將軍高槐、高平前往幷州。
唯有荊州人選在群臣之中出現了異議。
御史臺議曹劉元出班請令。
這劉元可不是一般的人,昔日在北海可也算是孔融麾下的二辯之一。盛名遠揚,極富一時。
然而,荊州蒯越兄弟、八顧眾人哪一個又是輕與之人?
丞相府、御史臺和光祿勳眾多大臣見他接下聖旨,也都知道他善辯之名,皆以為能。而同為北海二辯之一的御史臺功曹左成祖亦是向天子請旨,與劉元同往。
兩人車馬荊州地境,卻被蔡瑁一哨兵馬攔路擋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