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部分,三國之劉備復漢,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戰,只是講了一席話,便令我提刀而歸!您可知他講了什麼?”
“他講了一些什麼?”郭圖問道。
袁譚答道:“他指責父親晚年多疑、偏聽偏信,又寵信奸孽。還講儁義、翟耀他們之所以投降劉皇叔,都是因為父親偏聽偏信逢紀、審配之言,方才逼迫兩人不得不做了叛主之人?!老師,您可知否?”
聽著袁譚所說,郭圖心中一緊。
畢竟當初添油加醋栽贓張頜、史渙的還有自己呢?袁譚生性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與其父極為相似,不假。但是他卻有一點比袁紹強,那便是他看不慣那些背後栽贓的獻媚小人!審配、逢紀之所以投靠袁尚,便是因為他們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被袁譚發現,險些被治罪。他們方才不得不行走下策,投靠了袁尚。
當初推薦張頜、史渙攻打曹操大營,郭圖乃是第一個提出來的。這要是被袁譚知道了,豈會有自己的好結果?
一連串的的想法,就如同過電影一般在郭圖腦海裡轉了一個遍。
見郭圖怔怔的有些發呆,袁譚又問道:“老師,剛剛我所講,您可聽到否?”
“啊!聽到了!聽到了!”郭圖臉色一變,連聲說道。
袁譚並沒有注意郭圖臉色的變化,而是自顧自的說道:“父親已故,奈何顯甫、顯奕狼狽為奸、沆瀣一氣!今使我陳兵前線為他們抵擋皇叔兵馬,他們卻躲在後面逍遙自在!我絕對不能這樣下去,絕對不能這樣下去了!”
“大公子,接下來打算怎麼做?”郭圖試探著問道。
袁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才說道:“投降,投降劉皇叔!也許只有這樣,我才能儲存我的實力!”
什麼?投降劉備?!
郭圖乍聞袁譚這樣說,心中震驚不已。不過,他轉念一想,便在袁譚面前說道:“大公子,如今我們與表公子的兵馬合在一起也夠七萬餘人。若是歸了劉備,定然會被劉備吃掉呀!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是欲哭無淚了!”
袁譚沒有想到這些,反問道:“顏公驥、文不俊不是還在統領他們的兵馬嗎?”
“大公子,汝與他們可不同!汝身為一方貴胄之後,劉玄德豈會不防備你!?再說了,顏良、文丑所部不過三四萬之眾,而大公子與表公子麾下近七萬之眾,這又是如何能比得?!”郭圖提醒道。
“依老師之見呢?”聽到郭圖如此一講,袁譚心中不由得一緊,便問道。
郭圖反問道:“劉備引兵前來,所圖為何?不過是剿滅袁閥!而現在代表袁閥的是誰?正是三公子袁尚。袁顯甫奪了公子的主位,公子難道不想奪回來?”
袁譚不解地問道:“老師所講極是。然兩者有何相關?”
“關聯甚大!劉玄德一路征伐,歷時已過半年,兵將定然思家。若是公子主動請戰,劉玄德說不得便會准許公子與表公子保留兵馬的編制!”郭圖獻計說道。
袁譚聽了他的建議,又派人請來高幹。
三人商定之後,便決定找劉備談判。
次日,日上三竿,袁譚使郭圖、高幹為代表前往劉備大營談判。
在中軍大帳中,劉備接見了兩人。
聽完郭圖所講的要求,劉備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低下頭沉思起來。
良久,劉備才抬頭,問向諸葛亮、徐庶:“二位軍師有何見解?”
諸葛亮搖搖頭,沒有說話。
徐庶點點頭,又搖搖頭,連晃了三次,才言道:“袁公子、高公子麾下兵馬七萬,若是兵馬自握,我主如何能控?莫非汝主詐降耶?”
郭圖、高幹坐在一旁,額頭上漸漸滲出冷汗。
擦拭了一下頭上的冷汗,郭圖答曰:“元直軍師此言差異。非是我主不肯交出兵權,實乃我主方為袁閥主人,卻被庶出幼子竊去,實難心安!故,我主意欲替皇叔討伐袁閥,此乃一舉兩得之計也!”
諸葛亮接言問道:“一舉兩得?汝主捨得哪些?我主又能得到哪些?”
面對諸葛亮、徐庶兩人的質問,郭圖顯得有些招架不及,然而生死攸關之事,卻又由不得他。
他只好硬著頭皮說道:“魏郡、邯鄲、清河三郡皆在大公子麾下掌控。只要皇叔能夠接納我主,我主願意獻出魏郡、邯鄲兩郡,再幫助皇叔牟取濮陽。不知皇叔意下如何?”
看郭圖已經窮途末路,劉備也不忍逼他太緊,遂言道:“吾奉旨討伐袁本初。今袁本初已故,吾本當派人向陛下復旨。可是,袁閥依然佔據著北方,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