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部分,新唐風雲,京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報,柔然在去歲人口成倍翻增,農牧收入增加,財政勢力增強下,大力擴充大軍,三個主力軍團足有十七萬多人馬。加上高禮原有的十五萬兵力,柔然現在至少應該有三十二萬主力大軍,加上各種僕役雜軍,柔然軍力當在四十萬之上。”
“如今柔然的主力格爾木有十萬,北庭有四萬,隴右至少有五萬,安西一萬五千人,涼州三萬人,那哀牢關就應該有八萬主力,加上一些僕役雜軍,哀牢關的兵力當在十三萬之上。若柔然進攻吐蕃,無論從哪方面講哀牢關都是最好的地方,柔然為何放棄優勢,而取戰略迴旋餘地相對狹小的格爾木呢?”
薛願的話道出了郭子儀當前最大的擔憂,柔然人的意圖不明,格爾木除對進攻積石山的十二萬吐蕃主力外,根本就不利於向吐蕃戰略腹地進攻。由積石山到吐蕃經濟中心邏些城附近,至少要近一個月的時間,哀牢關到邏些城最多不過二十天的路程。而且哀牢關路線,地勢相對平緩,又少山川河流,而格爾木一線卻多山川大澤,極其不利於行軍。
郭子儀盯著大帳內的軍圖,順著格爾木的方向一直向下,直到望到大唐的巴蜀地區,心神猛然一震,身體忍不住一陣顫抖。郭子儀沉思良久,才緩緩轉過身,就在此時彭成突然倒吸一口冷氣,表情駭然地回頭望向郭子儀,見郭子儀朝他點了點頭,不由怔然地呆呆坐了下去,郭子儀的話卻再也聽不進去。
郭子儀望著諸將,表情肅穆地道:“格爾木之戰甚於洛陽之戰,若朝廷大軍與吐蕃鐵騎戰敗,爾等與老夫都將成為朝廷地罪人,吐蕃不出一個月就會灰飛湮滅,而巴蜀地區也將成為柔然的囊中之物。”
另一個謀臣聞言恍然大悟,聽到郭子儀的話卻也同時色變,見大元帥已經看破此點,接著郭子儀的話,語氣枯澀地道:“柔然這手佈局果然厲害,若不是我們看出柔然對付吐蕃的局勢,吐蕃必滅,最終複議與吐蕃聯軍,促使吐蕃主動與柔然開戰,恐怕還看不透這點。”
“吐蕃百年沉澱與計劃,近幾年已經佔據了西川險要的地方,使整個巴蜀最大的防禦屏障已經消失,若柔然佔據波如地區,那便是等同於我大唐巴蜀地區的大門已經為柔然開啟。”
“此時無論朝廷失去作為兵源地的巴蜀地區,還是錢糧倉庫的江南,都將面臨著空前危機。若格爾木十萬人馬在攻破積石山後,聯合隴右五萬人馬,絕對有一舉攻取巴蜀的可能。”此言一出,大唐諸將全都震撼莫名。
彭成這才恢復了點力氣,舒了口氣,語氣滿帶疑惑,頗為失落沮喪地道:“風魔軍一完,吐蕃便失去了最後的屏障,兵者詭道也!戰爭並不是人數多就能獲勝的。”
“若薛願將軍所說,哀牢關由天風軍一個大將風揚鎮守,他手中應該有三萬主力,四萬左右的僕軍,加上現在高禮帶去的五萬左右主力,兵力當在十二萬。高禮最擅長的便是長途奔襲,天風軍乃是柔然天風家族精銳子弟,松贊雲手中雖然有二十多萬兵力,但是與松贊名拼殺以後,未必是高禮的對手。”
“以吐蕃目前的局勢,這種佈置,看似十分合理,但是在這之前,柔然根本就不知道吐蕃會發生暴亂,所以結合格爾木與哀牢關的局勢來看,柔然在哀牢關的佈置當不是僅僅為了對付吐蕃。”
“屬下怯以為很有可能是西北的阿拉伯帝國又有了異動,若是如此,我們格爾木之戰就顯得沒有意義了。能讓柔然大力防備,阿拉伯帝國的兵力定然不少於三十萬,當年高禮盡起安西、北庭,十數萬精銳與阿拉伯帝國戰於……”
“彭先生……”郭子儀拖著長音,一臉陰霾地出言阻止夢囈般喃喃而言的彭成喝了一聲道:“阿拉伯帝國與朝廷多次交戰,朝廷每次都將阿拉伯打的落花流水,阿拉伯帝國必定不敢再侵入東土。大軍現在糧草只夠半個月用,若戰爭陷入僵持階段,半個月內若因天氣等其他原因無法調集到糧草,那大軍便危險了。”
彭成恍然大悟,大元帥看來已經想到了這個可能,他抬頭望向諸將的表情,立即識趣地坐下沉默不語。十年前邏斯戰役如今仍在諸將內心深出,大唐朝中的大將多出於西北與東北的邊鎮,大部分都參與過與吐蕃與阿拉伯帝國的大戰,對彼此的戰力深有體會。
即使不是西域出身的將領,對西域精銳兵馬的戰力也非常的瞭解,何況高仙之在吐蕃以及阿拉伯帝國中有山地之王,西域總督之稱,是唐在西域的脊柱頂粱,在開元盛世時他盡起北庭、安西主力並二十萬從軍的情況下,與阿拉伯帝國大戰仍不免戰敗。
如今大唐實力大不如以前,若萬一真是阿拉伯帝國,那吐蕃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