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部分,神之血裔,希望之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似欲來關河,與東路軍全兵,臣請陛下頒勤王詔,令各郡援軍會集關河,與寇決戰。”
蘇顏士吉領援軍出戰,蘇顏氏的勢力將無法再控制帝都,自然是許多少樂意見到的,但是任蘇顏士吉為帥,懼怕遭受報復的北四郡聯軍會不會聞訊生變,就值得擔憂了。
納吉天仕站在大殿的邊緣,蘇顏士吉盛怒之時,他有些經受不住,十分丟臉的退到大殿的角落裡。國難當頭,大殿上的諸人依舊不忘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納吉天仕冷眼看著,心想著何時辭去朝職,到羽嘉好好經營家族之事。
大半朝臣都不同意蘇顏士吉親自為帥,萬一元城璧不願交出北四郡聯軍的兵權,只怕會讓貝迦人的面,先內鬨起來。但是能借這機會將蘇顏家的勢力請出帝都,也是眾人樂意見到的。種種矛盾交錯紛雜,廷議爭執不下,蘇顏明滅與帝都衛戍司的四萬援軍被殲,致使蘇顏家以武力建立的權勢頓時下滑到極低,許多朝臣都敢在殿上與蘇顏士吉爭執。
當貝迦西路軍繞過碎葉城,退入河洛郡境內,挺軍東進,對退到關河郡城的北四郡聯軍形成夾擊之勢。春暮之月的第二十日,在無法再遲疑的危急關頭,帝都的各種矛盾才得到暫緩,元城璧上書請罪,請辭帥位,由檀那界明暫領北四郡聯軍,但在謝罪表中堅決拒絕蘇顏士吉代他為帥,甚至不惜以“士氣崩解、諸軍譁變”等詞相威脅。最終由暮氣沉沉的檀那錫隆御駕親征,親率三萬帝都衛戍軍、三千廷衛精銳,往援關河,蘇顏士吉為副帥,並詔天下郡兵馳援關河。多年不直接干涉朝政的教廷,也派出由五百名中高階術士苦修、五百高階聖殿武士組成的護教騎士軍助陣。帝子檀那隆城留在帝都監國,左卿摩揭伯岑佐之。
素鳴衍此時為了避開貝迦西路軍的推進路線,率侍衛營退入河洛郡東部地區遊擊,一聽到檀那錫陵御駕親征,星夜策馬,三天三夜就趕到關河郡城,料不到大殿下檀那天懸、三殿下檀那耿明業已率領援軍早他半天抵達關河郡城。
素鳴衍心裡痛罵檀那天懸、檀那耿明比他還無恥,比他早進城就也罷了,偏偏他們統領的援軍比他的侍衛營要強大得多。
檀那天懸麾下的五千鐵騎,一半為銀角風馬獸,一半為雲吞獸,人馬皆具黑甲;檀那耿明所率援軍為三千名精銳劍士、一千名羽鷲騎士、兩百名烈炎魔弓射手。兩百名專精箭術的高階武士倒也罷了,素鳴衍從諸軍抽調,也勉強能湊足二百名專精射術的五階武士,難得的是那兩百張烈炎魔弓,素鳴衍去拜訪他名義上的兄長,看著營中那一張張彷彿給黑色魔焰點燃的長弓,口水差點都流下來。
該不會兩百多枚神符之石都流入檀那耿明的手中吧,不對啊,素鳴衍清楚記得交給江採離秘密出售的炎之神符也只有四十多枚,檀那耿明真是不簡單啊。側頭看看檀那天懸的臉色也不好看,兩百名烈炎魔弓齊射,形成的魔焰火牆,足以在狹窄的戰場阻擋地龍騎兵的衝鋒,他的鐵騎軍有些不夠看。
素鳴衍不曉得真實的檀那明河此時看到他的兩位異母兄長有什麼感觸,檀那天懸年愈四旬,唇上留有短髭,臉狹長,鷹眼銳利,能剜人心,相形之下,檀那耿明就陰柔多了,看人的眼睛透出冷滲滲的光芒,讓人不寒而慄。
在此之前的兩次大會戰,檀那天懸、檀那耿明都沒領兵往援,此時跳出來倒給人耀武揚武的輕浮之感。侍衛營就寒酸多了,素鳴衍將羽嘉郡所有最優良的風馬獸都撥給龍騎營,侍衛營出征騎乘只是一般的銅角風馬獸,遇敵則下馬作戰,隨素鳴衍在外郡收刮流竄數月之久,也打過幾次欺軟怕硬的小戰,未及整飭,就趕到關河郡城,看上去就像歷經百戰的疲憊之師,此時星夜賓士,拱衛聖駕,雖看上去寒酸,卻顯出十二分的誠意。
是夜,帝君令大殿下、三殿下各率所部在城外結營,獨令六殿下率部進城修整,雖說侍衛營人數少是一個原因,也可以看出帝君對大殿下、三殿下的強烈不滿。
帝君檀那錫陵差不多走到人生的最後階段,教宗親自施展的續命術也遮掩不住他的遲暮老態,繁雜的軍務幾乎絞盡他的精力,加速將他推向死亡的懷抱。素鳴衍站在眾將領之中,心裡想:檀那錫陵此時死去,帝國大概就會就此四分五裂吧。
素鳴衍有些不敢看蘇顏士吉,不管這場突發的傾國之戰,有沒有針對蘇顏氏的陰謀,蘇顏氏註定要沒落了,潼城一戰,蘇顏氏損失了太多的精英,而蘇顏家又在朝中豎立太多的強敵。此戰過後,蘇顏氏會做什麼選擇,暫時隱忍,退出帝都的政治漩渦,以圖東山再起,還是在帝位爭奪中搏最後一把?
作為最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