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部分,錦衣繡春,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勢必需要從很多古典中抄錄摘錄各種著作,此時一定需要有人能夠做這個抄錄的工作,如果叫那些翰林學士去抄錄,豈不是大材小用?學士難求,書法好的人卻多得是啊!”

聽了姚廣孝的解釋,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我真是糊塗。”

姚廣孝連連擺手,“一葉障目罷了,娘娘面向清麗,骨骼精奇,體態窈窕,一看便是聰慧之人。當年靖難之初,皇上去向寧王求援,聽說便是娘娘與世子一起護城,想出了用井水澆築城牆以至城牆結冰,另得建文軍隊束手無策。現在更是協理六宮,將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怎麼會是糊塗之人?”

朱棣聽著姚廣孝對我的恭維,十分受用,好像比人家誇他是個賢帝還要自豪,不住地拿眼睛瞅著我,笑意快要溢位眼睛。我紅著臉笑道,“先生此番誇讚,我要永生記著,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如此有用。”

一句話說得兩人都笑了起來。我也跟著笑起來。從來沒有見過朱棣與哪個大臣聊得如此投機,如此開心過,我跟在旁邊也樂起來。這一老一少又聊了大半天,從朝中政事到天文地理,後又是古今歷史最後乃至占卜星象。我在一旁聽著,也不由得佩服眼前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老頭兒如此博學,若說誰能與他比肩,那就只有已經長埋地下的一掛謀定萬代江山的劉伯溫了。

就在永樂大典在劉伯溫的帶領之下,有條不紊的進入正軌之時,北平卻傳來一個壞訊息。蒙部遊騎兵攻破了北平守衛沈永的防守,闖進北平城內,大肆搶掠了一番,眼見著朝廷援軍快到了,又立即退出了北平。

朱棣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暴怒不已。我能理解他這種憤怒。他雖然生在南方長在金陵,但是二十一歲便去了北平就藩,他在北平呆的時間比他在任何地方呆的時間都長。他的生活習慣都已經北方化了,對北平有著很特殊的感情,而且那片土地,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他在守衛,北平的子民,對他來說,是最初的擁護者。如今被蒙古鐵騎侵犯,是他斷斷不能容忍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我才離開北平進京登基不過大半年,北平就遭遇此等屈辱!這個沈永,自己守衛不力,還不知道求助,遲遲不肯上報,才會致使北平有如此之大的損失。你知道嗎?此次北平被劫走的銀錢成千上萬,蒙古人更是擄走了許多婦女,簡直不把我放在眼裡!”朱棣將摺子重重的扔到桌上,對著我怒道。

我端了一杯普洱,遞到他唇邊,“快別生氣,喝杯茶潤潤嗓子。”

朱棣推開了我的茶,依舊怒火難平,“我已經下令將沈永斬首示眾。重新派了人去接任。最氣人的還不是沈永,今日早朝,說起這件事,我問那些養尊處優在這裡享福的大臣們有沒有什麼法子可想,居然沒有一個人說話!既不能保家衛國,白養著這些人有何用!”

我拍了拍他的背,勸道,“快別說這種話,各司其職,若是沒有這些人,整個朝廷便要動盪起來,整個大明更要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朝中之臣大是文臣,只懂治理,不懂攻守,你問他們也是白搭,不是對牛彈琴嗎?”

朱棣稍稍平息了怒氣,伸手搭在我的手背上,“話雖這麼說,但是難道就任由蒙部如此騎在大明頭上撒野嗎?”

“自然不能。你想想,文臣們給不出建議,武將們為何不給建議呢?”

朱棣愣了一下,“為何?”

“那日姚廣孝說完一葉障目,竟不知請來善書之人是為了摘抄抄錄,你此時也是一葉障目了。你自己想想,這二十多年來,北平是誰在鎮守?是你啊!你如今到金陵當了皇帝,誰能頂你的職重新把北平護起來?誰也不能。是以你問大臣們有沒有辦法,沒人敢說話,總不能勸諫你不要做皇帝了,繼續去北平做藩王吧?”

朱棣聽完我的話,沉默不語。

第277章。33。備孕

“這麼說,倒是我的緣故,導致瞭如今這個局面?”良久,朱棣終於不情願的承認道。

“可不是?”我笑著說道。

“可是我現在能怎麼辦呢?就算是御駕親征,也無濟於事,蒙部現在有了新的首領,沒有當年帖木兒家族的英氣與霸氣了,他們也不是再圖霸業,從此次的侵犯就可以看出,不過是圖些小利,搶了就跑,一時間也不可能清繳了,如若沒有好的防守,只能是大明的一個大患,如同一個傷口,不治理任由它潰爛,總有一天會影響全域性。”朱棣皺著眉頭,有些無奈的說道。

我頓了一會,良久才道,“皇上,當日你靖難,總是打不過濟南,因此居然鏖戰四年,才能進入金陵,請問,你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