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部分,明宮妖冶,美人圖,上訪不如上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知道才是。可是我分明聽見她提到‘周家死於蠱’。風,我擔心,她早已知道了。”
息風便是一震:“倘若她存了私心,想借周家滅門案除掉宮中那位……那便糟了!為了大人大業,那位決不能有失!”
-
【明天見~】
謝謝如下各位:
3張:huaxiaoquan、xrzwsq
1張:wangjuefang、yyloh、aka1981
☆、39、天龍寺船
天不亮,蘭芽便悄然喬裝下船而去,身邊只帶了一個花憐。
待得城門開放,兩人進了杭州城。
此行蘭芽依舊是男裝,做行商打扮,花憐則依舊是她的婢女裝扮。
街市之上熙來攘往,花憐輕輕拉下頭巾遮住半邊面頰,緊跟在蘭芽身邊低聲問:“公公何往?”
蘭芽倒不緊張,一面打量杭州街市景色,一面緩緩道:“聽說倭國進貢所乘船隻名為‘天龍寺船’?頦”
自從打定主意要接手東海號的生意,蘭芽便用心向隋卞請教沿海勘合貿易事宜。當中尤其關注了倭國的勘合貿易。
所謂勘合貿易,又叫“貢舶貿易”,乃是各國入貢,船隻上帶來本國物產,借進貢之名,在朝廷開放的幾處口岸貿易。凡是這樣的進貢船都必須執大明朝廷頒賜的“勘合”(執照)才準交易夥。
各國都羨慕天朝物產風物,屢屢苦求進貢,以藉機與大明通商,更可獲得大明朝廷的頒賜回贈,獲利數倍;大明朝廷卻嚴禁海防,規定各國三年或者五年才可來貢一次;因倭寇之故,大明朝廷對倭國的限制尤嚴,規定十年方準來朝一貢。
倭國進貢船隻稱為“天龍寺船”,朝廷規定在寧波上岸,奉召後北行上京。船上所載貨物可在寧波、京師交易之外,亦可在杭州貿易。
十年一遇,竟有幸叫她給遇見了,自不可放過。
。
花憐便一怔:“公公竟是要去探天龍寺船?公公聽奴婢一言:萬萬不可!”
“緣何?”蘭芽明知故問:“既然是進貢的船,上頭都是倭國使節,禮數週全自不必說,又不是凶神惡煞。再說‘天龍寺’也是你倭國大寺,船上更有不少僧人,便更是和藹可嘉,有什麼可怕?”
花憐卻一臉的驚慌:“公公多有不知……雖則天龍寺船名義上為幕府將軍進貢之船,實則船上除了使節之外,貨物交易都已與將軍大人無關。真正控制船上諸事的,卻是守護大名、大武士與大寺院。公公須知,他們早已不聽將軍大人節制,船上皆是武裝而來,所以……”
蘭芽淡淡而笑:“我都明白,你別擔心。你只記著,我現下的身份不是公公,而是商號的少東家,想做海上的生意。你到時只負責替我通譯即可。”
花憐更是憂色滿面:“只有公公與奴婢二人,奴婢唯恐一人之力護不得公公周全!”
“怕什麼?”蘭芽淡淡微笑:“他們再凶神惡煞,這也還是在我大明疆土之上,他們又敢怎樣?”
花憐目光怯怯望來。
蘭芽點頭:“你說。”
花憐便躬身問:“公公為何獨獨帶了奴婢出來?就算奴婢可為通譯,實則菊池小姐亦可。”
蘭芽便實言相告:“如你所言,菊池有姓氏,便該是貴族家的小姐。她若隨我同來,言行舉止總歸有貴家小姐的氣勢,反倒容易惹對方起疑。便不如你,柔婉謙和,叫人不做防備。”
花憐一訝:“公公難道不怕奴婢到時臨陣倒戈麼?”
蘭芽搖頭:“不怕。是我選擇了你,便是我信你。若到時你當真臨陣倒戈,也只怪我自己看錯了人、信錯了人,我不怪你。”
花憐眼波一窒,隱有水光。
蘭芽輕輕伸手,拉住花憐手腕:“既是與你有緣,我便深信不悔。”
花憐凝眸,含淚一笑:“好。”
。
大明朝廷京師與地方皆設專門接待外國朝貢人員的館驛。在京稱為“會同館”,在京外各地則稱“烏蠻驛”。
蘭芽和花憐走入杭州的烏蠻驛,本以為會是熱鬧熙攘,卻沒想到冷冷清清。
倭國貢使想要貿易貨物,並不準私自進出街市,而只准在驛館中與朝廷劃定的牙行商號進行交易。於是按理說,此時烏蠻驛裡應該牙行商號絡繹不絕,與倭國商人交易才是。
館驛的駐兵伸手攔住兩人,不準進去,問幹什麼的。
蘭芽便陪笑道:“聽聞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