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爭隋,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開了一條路。

被圍著的雪地裡,郭孝恪和孟金叉兩人帶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孟金叉手裡的棗木硬杆走的是大開大闔的路子,手腕翻動間,一根棗木硬杆被他使得猶如大蟒一般。

麥鐵杖看到這一幕卻是眼睛一亮,郭孝恪使得棍雖短,可是卻剽悍輕捷,而且握棍時硬格硬擋,幾次更是欺近了孟金叉身前三尺之內,不過每次手上都故意一慢,給孟金叉擋回去,顯然是沒有出全力,怕落了孟金叉的面子。

“大帥,這郭二郎的棍法裡面似乎摻雜了槍法。”走到麥鐵杖身邊的錢士雄此時可沒管孟金叉又犯了軍法,只是瞧著棍影翻飛的郭孝恪,有些似是而非地說道。

“剛柔並濟,虛實莫測,這要是換了馬槊也能使出來,天下怕沒幾個人能擋得住他。”麥鐵杖出身貧寒,年輕時那使得起馬槊這種世家大族出身的武將才負擔得起的長兵,等入了行伍以後,他也是靠著一口大刀成名,不過他幾十年戎馬生涯,見過的能使馬槊的好手名家也有好幾十位,自然一眼就看出了郭孝恪棍法裡那些適合馬槊使用的招式。

聽得麥鐵杖的評語,錢士雄不由更加高看了郭孝恪幾分,大隋軍中,能治軍的將領不在少數,但是能夠辟易三軍的猛將卻不多,孟金叉也最多沾半個猛字,大家公認的第一猛將當屬已故的衛昭王楊爽。

楊爽是文皇帝楊堅異母弟,當今皇上楊廣的叔父,二十歲為大軍主帥,率七萬兵出白道,遇沙缽略可汗,身先士卒,一陣擊破突厥中軍本陣,若非沙缽略可汗左右拼死相救,怕是要給楊爽當場斬於馬下,最後負傷逃遁,此後五年屢破突厥,只可惜英年早逝,為時人所嘆息。

“世之虎將,關張弗若;有衛霍之智勇。”錢士雄想到了兵部尚書,左侯衛大將軍段文振對衛昭王的評語,現在他眼前的這個郭孝恪年不及二十,已有如此勇力,若是能夠識得兵法,日後未嘗不能如衛昭王一樣,被人稱頌。

四周觀看計程車兵不像麥鐵杖和錢士雄那般眼力高超,只是見兩人打得精彩,一個勁地叫好,不過對那些士兵來說,更加偏向郭孝恪這個和他們一樣的小兵。

終於,孟金叉自己也覺得不對勁,手裡的棗木硬杆一收,躍到了一邊道,“郭孝恪你這小子不肯用真本事,跟你打也沒勁。”說完,卻是到了錢士雄面前道,“這回又是二十軍棍?”

“二十軍棍。”錢士雄點了點頭道,他和孟金叉雖是死對頭,可對他這一點硬氣也是佩服得很,只要犯了軍法,他絕不說二話,該挨多少軍棍就挨多少軍棍,只是從不記打,他要是偷偷摸摸地找郭孝恪比試,沒人知道,他也沒辦法,可這個夜叉將就非得搞出這麼大的場面出來。

“看什麼看,都回營去。”見四周有士兵偷笑,孟金叉雙眼一瞪,朝圍觀計程車兵們吼道。

郭孝恪看著突然去領軍棍的孟金叉,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個直脾氣的將軍是個不錯的人,性子粗得可愛,看著跟著錢士雄離開的孟金叉,郭孝恪不由搖了搖頭。

“這個孟金叉,倒也滑頭了起來。”麥鐵杖卻是在一邊笑著自語道,他如何瞧不透孟金叉的心思,這個夜叉將分明是拉不下臉跟郭孝恪認輸,含糊其辭後索性找錢士雄領軍棍開溜,免得留下尷尬,四周計程車兵也以為他們兩人打個平手,不會把他那句話當真。

“大帥。”看到麥鐵杖朝自己走過來,郭孝恪連忙抱拳行禮道,一旁的老驢頭他們也是連忙跟著行禮。

“二郎可會使馬槊?”走進營帳,麥鐵杖坐下後朝郭孝恪問道,他想把郭孝恪調到騎軍中去,這樣他立功的機會也多些。

“回大帥,二郎不曾學過馬槊。”郭孝恪回答道,其實他雖然沒學過馬槊,不過只要給他一杆馬槊,熟悉一段時間,他就能把大槍的招式用到馬槊上,到時候使出來只怕比大隋軍中那些能使馬槊的武將都厲害。

“沒學過不要緊,我看二郎的棍法頗得馬槊的精要,等會來我營中取杆馬槊便是。”麥鐵杖沉吟了一下道,這戰場上的兵器還是以馬槊為尊,郭孝恪還年輕,而且他使的棍法裡,‘刺挑扎’這三法用得也極是老練,再加上二十四軍裡頭能使馬槊的好手不少,等到了遼河岸邊,大軍齊集,卻是有時間能找幾個人點撥一下郭孝恪馬槊上的招式。

“多謝大帥。”郭孝恪起身謝道,自從和孟金叉那晚雪夜比試以後,他便看出麥鐵杖和錢士雄多有栽培提拔他的意思,雖然他不明白兩人為何如此看重於他,可他也不會放棄這個能往上的機會,若是他能當個隊正或是裨將,戰場上保全老驢頭他們的機會也大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