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6部分,爭隋,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的幾處流凹心”到處都是人頭攢動,那些因為這幾年朝廷惡政和賊軍荼毒而失去家園的流民此時都是口頌新皇恩德,領取著自入冬後每日管保的熱粥。
打下洛陽以後,李密在論功行賞之後,便悍然稱帝了,他甚至連從宗室子弟裡挑個傀儡都不願意,在他看來這一切已經沒有必要,他先是跟隨楊玄感造反,之後自立著山公營。吞併瓦崗寨,受楊侗招降之後又反覆,他早就無所謂什麼名聲不名聲。
李密自己也是關隴世族出身。他當然清楚得很,所謂的海內人望,道德大義,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罷了,只要他手裡有兵,就算他殺了楊侗又如何,洛陽城內那些剩下的官員和世家門閥不依然要迎奉於他。
楊侗臨死前的瘋狂反撲,殺盡隨行百官,的確讓李密吃了大虧,至少在打下洛陽之後,李密只能依靠手下的瓦崗兵馬實行宵禁,同時或強行或利誘城中計程車人為他效力。
總算讓李密值得慶幸的是,那些城中的世家門閥依然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見風使艙的傳統,他們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個弒君者,他們只在乎他們能得到什麼好處。
洛陽城內,空缺的官位被李密當作了收買人心的籌碼。那些為利祿所動計程車人爭先恐後地投奔於他,尤其是他稱帝之後,原本還有牴觸的一些人,立刻就轉變了態度。
新朝鼎立,誰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李密清楚那些人的心思,所以他很大方地讓出了不少不太重要的一些官職,用來安撫中原的世家門閥。
“李密如今手上握有洛口等大倉,糧食方面根本不成問題,等到明年開春,被他安撫了流民以後,中原一旦恢復生產,恐怕不會差關中多少。”一處用來賑濟流民的施攤大營外,穿了一身道裝的魏徵和潘師正一起,互相討論著。
潘師正已然辭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