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部分,東漢末年立志傳,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驀微微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一個字來。

這個架勢太熟悉了……

啊,真的是太熟悉了……

……

回想起當初在長安時的那一幕幕,陳驀的心情異常沉重。

或許張遼說的不錯,比起當年,陳驀眼下雖然在實力上有了極大的增進,但是在銳氣上卻遠遠不如當初,如果說當年的他是一柄無時無刻都綻放著懾人寒芒的利劍,那麼如今,這柄利劍已經收入了劍鞘,一副名為唐馨兒的劍鞘。

說實話,當年的陳驀,其殺意之重,就連董卓、呂布都暗暗震驚,要問其中緣由,那無非是出於恐懼。

先是張素素,後是唐馨兒,肩負著兩個女人安危的陳驀,他在戰場上對生的執念簡直達到了極點,因為陳驀很清楚,只有自己活著,才能保護這兩個女人。

如何才能在沙場上存活下來?

殺!殺盡敵軍!

每殺一人,自己活下來的機率便增加一分;每殺十人,自己活下來的機率便增加十分,要活著,只有將眼前的敵軍全數殺盡!

正因為貫徹著這個理念,陳驀當年造下了無數的殺孽,以至於漸漸地難以控制自己體內的戾氣,直到辭官不做之後,與唐馨兒在潁川隱居了數月,那種現象才逐漸好轉。

可以說,如果沒有唐馨兒,或許陳驀就會逐漸受體內暴戾的氣所影響,變成一個只懂得殺戳的屠夫。

正是因為唐馨兒平日裡的告誡,陳驀逐漸收斂了殺意,即便是在戰場之上,也儘可能地減少殺戮,僅僅以磨滅對方士氣為主,其實說實話,這才是萬人敵的真正含義,不戰而屈人之兵。

相信不管是董卓也好、孫堅也罷,亦或是呂布,他們多半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正如關羽託黑狼騎士卒轉告陳驀的那句話所說的。

換而言之,只有不斷增強自己的意志,無論何時都牢牢把握住體內那股暴戾的氣息,休要叫其侵蝕自己的心,在始終貫徹這一點的前提下所擁有的實力,才是武人引以為傲的,倘若叫那股暴戾的氣息控制了心神,即便再強,也不過是一頭野獸罷了。

而在眼下的陳驀看來,此刻在他面前的張遼,那強大的戾氣、濃重的殺意,簡直就像是當年的他。

倒不是陳驀不想提醒張遼,關鍵在於,這個階段如果不是自己切身領悟,單憑他人口述根本不足以跨越,更別說眼下的張遼已隱約將陳驀視作了背叛呂布、背叛同僚、以及背叛他張遼的叛徒……

當然了,如果此刻陳驀應允重投呂布麾下之事,那麼或許張遼多半還聽得進勸說,但是關鍵在於,陳驀如何能丟下張素素、丟下黃巾,改投呂布麾下?

他辦不到!

“住手吧,文遠,我不想與你交手……”搖搖頭,陳驀又勸說了一次。

或許有人會為此感到疑惑,為何當初陳驀可以狠下心來殺死屢屢對他有恩情的孫堅,卻對張遼下不去手,其實道理很簡單。

其一,陳驀與孫堅從一開始都分屬敵我,尤其是長社一役,芒碭山之戰,孫堅給陳驀留下了無法磨滅的恐懼,以至於,哪怕是陳驀在心中念孫堅的好,但是他潛意識之中,卻忍不住仍然將其視作敵人;而張遼則不同,自陳驀投身董卓之後,他與張遼可以說是屬於一個陣營中的同僚其二,地位、年齡,在兩個方面陳驀與孫堅差的太多,以至於幾乎沒有志同道合之處,然而張遼則不同,他雖年長陳驀一歲,但是官職卻要遜陳驀許多,換而言之,比較聊得來。

其三,自長社一役起,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陳驀與孫堅不過只碰到寥寥數面,而相反的,陳驀與張遼雖說也只相識半年左右,但是關鍵在於,他們二人每日都在宮門前值守,朝夕相處,那份同澤之情,是孫堅所無法比較的。

情同手足!

或許在陳驀心中,他寧可與呂布為敵,都不願與張遼交手,畢竟說到底,陳驀雖說是呂布的副將,但是後者所處的層次實在是太高了,就連眼下的陳驀多半都難以望其項背,又何況當初的他?

正因為如此,陳驀方才這才一味忍讓,即便是被張遼逼到沒有退路,也沒有絲毫傷他性命的想法,只想著刺傷其大腿逼其退後,僅看他一不動用命魂之力,二不棄馬步戰,三不投擲短劍,這足以證明,陳驀手下留情了。

但是不得不說,張遼的實力確實要超乎陳驀的預計,一時間竟逼得陳驀手忙腳亂。

“住手?”張遼眼眉一挑,直直盯著陳驀,沉聲說道,“該住手的應該是你!為了一個遭盡天下世人唾罵的妖女,驀哥叛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愛,總裁壞到剛剛好

妖千千

寂寞吸血姬

南方網

女beta的星際悠閒生活

哈密瓜的夏天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