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6部分,東漢末年立志傳,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脅,群龍無首的殘餘袁術軍,應該會等袁紹親率大軍抵達,隨後再大軍強渡黃河、猛攻白馬吧。
不得不說,陳驀的考慮並沒有錯,畢竟,雖然古時也有過哀兵必勝的先例,但是在一支軍隊陣亡上將的情況下,還是很難再有所作為的,要知道主將一支軍隊的靈魂所在,一旦主將陣亡,勢必會給麾下計程車卒造成無法磨滅的驚恐,以至於軍心動盪,甚至會因而潰不成軍。
但是陳驀唯一沒有預料的事,就在他仰頭觀望天空、胡思亂想之餘,在黃河北岸,有一小波人馬進入了袁營……
“唉!”
黃河對岸顏良軍營中,謀士逢紀對著行軍圖長長嘆了口氣。
“不幸被我料中,顏將軍啊顏將軍,在下已幾次提醒於你,奈何你……唉,這叫我如何向主公交代!”
不得不說,此刻的逢紀,頗有些萬念俱灰的意思。
畢竟在戰前,當顏良站出來爭搶先鋒之位時,袁紹麾下四大智囊當中,沮授、田豐都表示不看好顏良,他們更傾向於叫袁紹將先鋒的重任交給同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而不是顏良、文丑等輩,畢竟高覽雖然在個人的實力上相對較弱,但是比起行軍打仗,絕對是顏良、文丑難望其項背的傑出統帥,其能力,相當於曹操麾下的曹仁。
但是在那個時候,因為素來與沮授、田豐不合,逢紀與郭圖向袁紹表示了支援顏良的意見,甚至於,為了應備不測,逢紀更是親自作為參軍與顏良一同來到此地,強攻曹仁所在白馬曹營。
不得不說,前幾日的戰況相對較為輝煌,雖說付出了眾多計程車卒作為代價,但是顏良幾次都攻上了黃河對岸,對白馬曹營造成了嚴重威脅,要不是逢紀顧慮顏良過於孤軍深入,故而鳴金叫顏良撤軍,或許能攻下白馬曹營。
是自己高估了曹仁麼?
還是說低估了他?
逢紀倍感頭疼地揉了揉額頭。
說實話,對於曹軍暗伏一軍在外,驟然對橋口發難、隔斷顏良退路一事,逢紀早有預料,並且,他也幾次提醒過顏良,但是……
曹仁“醒悟”地實在是太晚了,晚到顏良已完全不當回事,倘若此事發生了前幾日,或許顏良會暗中注意,但是在連續幾日穩穩壓制曹仁、甚至有一日險些攻破曹營的情況下,已經習慣了曹仁布局的顏良,他哪裡還會注意到這等殺機?
不得不說,作為謀士,逢紀在洞察先機這方面做得實在到位,遺憾的是,他稍稍高估了曹仁,高估了曹仁在面臨這種惡劣局勢下的冷靜心,或許就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驚駭於顏良之勇的曹仁,將自己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如何抵擋顏良之上,以至於無法做出像司馬懿那樣冷靜的判斷。
當然了,話說回來,倘若沒有陳驀及時來援,即便曹仁隔斷了顏良的去路,恐怕也難以一舉將其擊殺,正應了陳驀的那句話,顏良的運氣,實在太背了……
而就在逢紀滿臉愁容地思考如何向自家主公袁紹交代時,突然帳墓一撩,有一人走了進來,驚訝說道,“怎麼回事?營中何以哀嘆連連?”
正處在自己思緒之中的逢紀聞言一驚,下意識地抬起頭來,卻見從帳口走入一人,八尺身高、身陪皮質掛甲,五官端正、目似虎狼,隱隱有著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但奇怪的是,此人明明如此深具氣勢,但是在他開口之前,逢紀卻絲毫未曾察覺。
“張……張儁乂?”在微微愣了愣之後,逢紀不禁露出幾分驚色,驚訝說道,“張將軍何時抵達此地?”
來人,竟然是袁紹帳下四大上將之一,與顏良同稱河北四庭柱的猛將,張頜、張儁乂。
“就在方才,到營不過半柱香,”張頜聞言抬手指了指身後,輕笑說道,“聽聞先生所發戰報,見顏良久攻白馬不下,是故主公派我前來相助……”說著,他皺眉望了望帳內,疑惑問道,“顏良呢?”
話音剛落,就聽逢紀長嘆一聲,頓足說道,“唉,張將軍若是早來一日便好,顏將軍他……他……”說著,他嘆了口氣,將昨日之事悉數告知張頜,聽地張頜凝眉驚駭不已。
“什麼?顏……顏良被殺了?”愕然地望著逢紀,張頜簡直難以置信,畢竟顏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其實力,就連張頜也不敢說能穩勝,但是沒有想到,僅僅才踏出河北一步,顏良卻已慘遭殺害。
嘆了口氣,逢紀無言地點了點頭。
張頜皺了皺眉,在帳內踱了幾步後,忽然問道,“何人?何人擊殺顏良?——難道是曹仁、曹子孝?”
逢紀聽聞搖了搖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