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部分,三國之臥龍逆天,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文書敕令,割讓豫章廬江二城,以表我軍和順之意,若能以二城換回公瑾,此番也算不虧了。”魯肅內心其實明白,周瑜在江夏斬殺呂蒙,攻破夏口,只怕已經觸怒了諸葛亮,想來要活命,怕不是一件易事。

即使如此,魯肅卻義無反顧的決定嘗試一下,身為人臣,不以困難為退縮,不因死亡而失節,向來是他為人臣的準則。

“也罷,此事就這麼定了。”孫權最終答應了,送走魯肅之時,他隨即任命周泰、蔣欽二人為濡須口左右中郎將,屯兵三萬,負責修繕濡須口,建造塢堡港口,為之江東屏障。

六月初旬,正是仲夏時節,江夏地面,悶熱異常,連日來清晨下起的陣雨,不但沒有給人帶來一絲清涼,反而促發了病菌的生長。

這日,諸葛亮接到陳楚回報,得知軍中有不少軍士生病,他隨即率領親兵巡視全營,發現軍中果然有大部分軍士,上吐下瀉,有的還高燒不退,臉色蒼白無力,驚訝之餘,諸葛亮隨即命醫官診治,雖然最後得出不是瘟疫,但這無疑是一種傳染性的病菌感冒。

這樣的流行性傳染病菌,別說在這個醫療不發達的時代,就算是在後世,要是應對不及時也會成為突發性的重大事故。

面對這個情況,諸葛亮當即命醫官熬藥治療,並對生病的軍士,隔離治療,預防傳染面積擴大。

由於前方藥材奇缺,諸葛亮又命快馬八百里加急,送往江陵刺史府,命徐庶火速準備藥材,日夜兼程送往西陵。

諸葛亮的應對雖然及時,但這場不是瘟疫,卻勝是瘟疫的傳染病菌,僅僅在數日之內,就把軍中數千軍士感染,一時之間,全軍非戰鬥減員近兩成,其中有一百多名軍士病死。

面對這般情景,諸葛亮也是眉頭緊鎖,連日來經過與醫官的協商研究,以及實地巡視,諸葛亮發現軍中大部分染病的軍士,都是飲用了附近河流生水染病的。

而那些沒有出營飲水的軍士,卻基本沒有染病,而諸葛亮在巡查了附近河流後,發現河水之中,竟然不乏沉屍腐爛在其中,顯然引發病菌的源頭,就是戰爭之後,留下的這些沒有處理的屍體,從而導致了這場病菌的傳播。

查出病菌的傳染源頭,諸葛亮立即下令各營軍士,在營地之內,挖井取水,熬煮成開水之後方可飲用。

諸葛亮的大軍駐紮在城外,因為因對和藥材補充及時,但仍然付出不小的代價,半個月之後,全軍病死的軍士,多達五百人,而且江夏附近周邊數城百姓,也有大半百姓染病。

為了接濟染病的百姓,剛從長沙赴任江夏太守的楊儀,這些時日,日夜操勞,深的江夏百姓的擁戴。

這場人為導致的病菌災禍,在江夏持續了二十餘天。全郡死亡的人口多達兩萬八千餘人。軍中士卒病死的軍士,也高達兩千餘人。

諸葛亮付出的損失,雖然巨大,但被困守在西陵城中的周瑜,付出的代價,卻更加的慘重。

由於城中缺少藥材,加上週瑜並不知道此番傳染疾病的原因,城中數萬江東軍士,即使在病菌高發之際,他們也依舊喝的是護城河流入城中的水源。

這樣一來。導致的後果是周瑜所部數萬大軍,在這二十多天病菌高發期間,病死計程車卒,多達一萬三千人。身體向來就不甚健康的周瑜,也在這場疫病之中沒能倖免。

僅僅十餘天時間,染病的周瑜那張俊美的輪廓,就消瘦得不成人形,炯炯有神的雙目,也逐漸的黯淡了下去。

在病榻上躺了十二天,預感到生命走到盡頭的周瑜,把城中的幾位將領,招到病榻前,強撐著坐了起來。開口道:“生老病死,自然之道,英武神明如始皇帝,也最終難逃一死,吾雖剛入不惑之年,憾事甚多,但卻天命如此,為之奈何……”

“大都督,你要保重身體啊,如今雖然疫病大起。可城中數萬將士在此,汝安能棄之不顧?”朱然伏地慟哭道。

“義封,諸葛亮所恨之人,不過吾一人耳,吾若死。汝儘管開城納降便是,吾料諸葛亮必然不會殺爾等。若今後想留在荊州,諸葛亮也是一代明主,不會讓爾等埋沒,若有心歸依江東,可寫信投與子敬處,讓他設法營救便是,斷然不可再負隅頑抗,白白讓吾數萬江東兒郎,喪身於此,切記,切記。”

周瑜伸手撫著朱然的手掌,長嘆一聲,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笑意,此刻的腦海中,不由回想起當初與孫策,征戰江東的場景,那個時候,他們都剛剛成年,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兵鋒所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何等威風。

廬江城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