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部分,三國之臥龍逆天,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一會,魯肅奉命而來,行禮道:“主公,召下臣來,是否有要事?”
“子敬,坐,坐下說。”孫權擺了擺手,說了一句,接著把剛才他面見吳國太的事情,跟魯肅交了個底。
魯肅沉思了會,道:“公瑾兄的夫人雖然陷在江陵,但他府中不缺姬妾,主公許婚,不過是個形式,我看主公族妹下嫁,完全沒什麼問題,相信公瑾也不會太在意。”
“反倒是主公的小妹,性如烈火,剛毅果決,要是真嫁給公瑾,反倒會徒增紛亂,所以我到覺得老夫人所言有理,如今公瑾的長子已經十歲,主公膝下不是有幾個女兒嘛,可以再公瑾大婚之後,讓周循和主公之女,訂下親事,如此兩代聯姻,主公當可高枕無憂了吧?”
“嗯,還是子敬想的周到,那這事我就交由你去全權處理。”孫權欣喜的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他的這個方案。
“主公放心,肅肯定讓公瑾滿意入洞房。”魯肅爽朗的笑著回道。
“哈哈,子敬辦事,吾還是放心的。”孫權大笑一聲,在送魯肅出門時,想起自己那個妹子,他不由有些喪氣的道:“我那個妹子,可是母親的掌上明珠,什麼時候要能給我那個妹子,找到一個既能讓母親滿意,又能讓小妹滿意的夫婿,那我這個做兒子和哥哥的,才算是真正放下心事咯。”
“主公,令妹天生麗質,雖然個性烈了一點,但在江東,想娶她的才俊之士,多如牛毛,總會有適合的人選,主公無需太過憂慮。”魯肅安慰了一句,作揖而去。
經過魯肅的周旋,周瑜最終答應了迎娶孫權族妹,也就是孫靜之女孫虹為妻。
大婚的前一天晚上,周瑜的兩個兒子周循和周胤,來到了周瑜跟前。周循一臉不快看了眼父親周瑜,道:“父親,娘還在荊州,你為什麼不把她接回來,卻要另娶她人為妻呢?”
望著眼前的兒子,周瑜嘆了口氣,伸手摸了兒子的頭,苦笑道:“為父並不是不想接回你母親,只是有些事情,並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等你們長大了,為父會告訴你們的,現在你們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快快長大,將來有機會,你們母子還是有團圓得機會的。”
面對周瑜的感慨,周循和周胤雖然不解,但卻也沒敢繼續追問,自是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怏怏不快的退了下去。
兒子離去,周瑜走到窗前,望著天空中高掛的一輪新月,不由嘆了口氣,自忖道:“小喬,別怪我狠心,我這樣也是無奈之舉,身為亂世人臣,瑜能做的選擇不多,若是把你接回來,我就不得不顧念伯符的情分,你也不會不念姐妹的情分,也許對我們夫妻來說,就這樣彼此分隔兩地,互不牽連,對於彼此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吧。”
周瑜迎娶孫權族妹,再次大婚的訊息,很快就從江東傳到了荊州,自然也就傳到了諸葛亮耳中。
雖然這只是一個看起來無足輕重的小事,但諸葛亮卻明白,孫權和周瑜之間的關係,顯然依靠著聯姻的方式,將會更加的牢不可破。
作為諸葛亮家的常客,二喬的遭遇,自是獲得黃月英、甄宓、鄒欣兒的同情,所以當甄宓從諸葛亮口中,得知周瑜大婚的訊息時,心中抱著不平的她,卻一時說漏嘴,從而讓大喬和小喬獲知了這個訊息。
要不是甄宓說漏了嘴,周瑜大婚這樣的私人訊息,對於向來深居簡出的二喬來說,只怕不會這麼容易就知道的。
聽到周瑜大婚的訊息,終於徹底絕了小喬返回江東的念想,原本這段時日,小喬眼看姐姐已經把江陵當成了第二個家,並且開啟了心中的鬱結,並且準備長期在江陵安家,依附諸葛亮過完餘生時,小喬還為姐姐暗暗高興,並且打算到年底,要是諸葛亮接納了姐姐,她就返回江東,回到兒子和周瑜身旁的。
然而周瑜大婚的訊息,讓小喬明白,這一年多來,自己夢想著回江東的美夢,終究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
雖然她一直有想過,周瑜為再娶,但當事實臨頭時,小喬才發現,再過去的一年中,她早就已經習慣了分離的日子,雖然她心中有怨憤,但卻並沒有太多的恨。
“妹妹,想哭就哭吧,今天這一切,都是姐姐造成的,若不是當初我牽絆著你的話,你早就返回了江東和公瑾團聚了,也就不會出現今時今日的局面,唉……”看到妹妹憔悴的面容,大喬嘆了口氣,上前輕輕的擁抱著妹妹勸慰道。
“姐姐,這些事情並不怪你,這一切都是註定的,其實我又何嘗不想回去,只是我一直在期盼著奇蹟,希望公瑾能夠派輛馬車來接我,哪怕是是捎封書信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