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部分,三國之臥龍逆天,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低,用錢全部換成了糧食。

若諸葛亮記得沒錯,到上月底為止,新城的黃家商鋪,建立的十個大倉,已經堆滿了五個倉庫,加上路上運送過來的糧食,相信在年底前,放滿七個大倉,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而這些大倉,平均每個倉庫可以囤放五十萬石糧食,要是全部放滿糧食的話,未來兩三年時間內,諸葛亮還是不用發愁糧食問題的,不過這個前提是要他保持他目前的勢力範圍之內,若是擴編軍隊,或者湧入大量難民,那消耗自然會增大。

“子仲,辛苦了,不過年底之前,你還不能放鬆,安置的百姓,善後一樣重要,一定不能出現亂子,你們戶曹可謂責任重大,切莫大意。”諸葛亮叮囑一聲,親自起身送糜竺出了書房。

第一百章 敲打楊儀

第一百章敲打楊儀

接下來的兩天,諸葛亮又陸續接見了江夏一眾官員,禮曹的習禎兄弟,兵曹的向寵、還有尹默和楊顒二人,唯獨沒有接見吏曹的楊儀,甚至他過府來求見,諸葛亮也藉口不在沒有見他,面對這個情況,楊儀不由有些心慌。

這幾個月來他江夏擔任吏曹從事,署理整個江夏郡大小官吏任免,可謂是手握重權,這也讓他們楊家迅速的在江夏站穩了腳跟,以前他們楊家在襄陽,雖說也算是望族,但比起蔡、蒯、龐、黃等家族來,簡直不值一提,甚至比習家也稍有不如。

可他沒有想到的,這次他和族弟楊顒,說服族人遷居江夏,不但很快獲得重用,而且更使得他們楊家,迅速的躍升為江夏第一大家族。

原來的江夏本地豪族,由於遭受打壓,加上沒有人才出仕,自然無法跟楊儀這個強龍相比,而諸葛亮帳下的賈詡,為人向來低調,他的兩個兒子,在南陽就結婚生子了,如今都只不過在郡所衙門,擔任底層的書吏,幾乎無人知道他們老爹,竟然是諸葛亮的第一心腹謀士賈詡。

對於賈詡這般歷練兒子的行為,諸葛亮雖然也表達過不同意見的,甚至還提出過讓賈詡的大兒子賈穆出任縣令職務,但都被賈詡推脫自己兒子才能不具備擔當大任為由拒絕了。

而糜竺兄弟又是外來勢力,沒有根基,不像楊儀舉族來到江夏,自是無法跟楊儀家族爭鋒,習家的習禎雖然出任的也是六曹從事之一的禮曹,但對於目前的江夏來說,禮曹無疑是個清水衙門,權勢自是一時難以與楊儀相比。

同樣向家的向朗,現在出任的官職是江夏令,雖然權柄不小,但畢竟遠離江夏城,自然也是沒法跟楊家比擬。

諸葛亮不接見楊儀有兩個原因,一是對他屈待蔣琬,二是對他剛到江夏,就促使家族坐大,這讓向來反對士族門閥大興的諸葛亮很反感。

對於士族,諸葛亮談不上好感,但他也知道不能過力打壓,這樣是引起反彈,所以對待士族宗族,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總結出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能不用,也不能重用,要時刻遏制他們成長成門閥勢力,若是自己的勢力之內,出了幾個大門閥勢力,這不但對於君權不利,對於百姓也不利。

但現在諸葛亮也知道,目前這個階段,大部分人才都是出自士族家族,所以他要招賢,就不能過意的刻薄對待士族,因此他雖然沒有接見楊儀,但卻接見了楊儀的族弟楊顒,並且隱晦的暗示了幾句,讓他們楊家不要風頭太盛,更讓楊顒提醒了楊儀一句,讓他要有宰相的肚量。

對於諸葛亮的暗示,楊顒心驚之餘,回到楊家府邸後,立即找到楊儀,把諸葛亮的忠告說給了楊儀聽。

“看來咱們這位主公,的確不是等閒之輩,我們楊家急於壯大實力的想法,確實做得有些輕率了。”楊儀也是聰明人,很容易就想明白了諸葛亮話中之意。

“兄長,主公不會處罰你?還有接下來我們楊家該怎麼辦?”楊顒卻沒有楊儀的悟性,這會他見楊儀皺眉,頓時憂慮的站了起來。

“無妨,現今正是用人之際,主公不會懲罰我們的,否則他就不會讓你給我傳話,他現在這麼做,是做個姿態,一來給我楊家一個警告,二來震懾一下江夏的各級官員,讓他們用心辦事,切莫做諂媚攀附之事,否則他可以隨時收掉我們的一切。”楊儀深知諸葛亮心思,心裡倒也不懼,但他也明白,今後楊家還是得低調行事才行。

“若是這樣我就放心了,可主公為何又讓我帶話給你,讓你要有宰相的肚量,難道我們這位主公還有建國的野心?”楊顒有些費解的問道。

“當今漢室垂危,荊州沃野千里,又有長江天塹,更是用兵之地,主公如今雄踞江夏,若沒有建國稱霸之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