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9部分,大唐探幽錄,無組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桓卿先送你回去太醫院。”
崔曄低低道:“臣想先回府。”
武后一頓,想通他是怕阿弦在家裡擔心,便道:“那好,就讓桓卿陪你回去。”將走的時候武后又問:“阿弦手上的傷如何了?”
崔曄道:“正在恢復,應該沒什麼不妥。”
因惦記太平,武后問了兩句,便自去了,剩下桓彥範走到崔曄身旁,他望著前方地上的鮮血——蕭子綺的屍首方才已經被抬走了。
桓彥範不禁道:“這個人,倒是個人物,只可惜走上了邪道。”
崔曄道:“是啊。極度的仇恨,會讓人喪失心智。或許……”
“或許什麼?”
崔曄卻一搖頭:“沒什麼。”
桓彥範打量他,突然說道:“我也聽說過蕭淑妃兄弟的一些傳說,唉,想來本該是個風流無雙的名門貴公子,卻落得這個下場,想這命運實在是叫人啼笑皆非。”
有宮人打水在洗地,鮮血被水沖刷,驀地漾開,像是一片血湖,崔曄澀聲道:“勞煩陪我回府。”
桓彥範發現他臉色不太好,忙將他扶住:“要不要先去太醫院?”
“不必了。”崔曄緩了口氣,溫聲回答。
此後兩日,郇王李素節被從監牢裡放了出來,據說是因為皇后為郇王說話,說他私自回京,乃是因為想念父皇母后的緣故,乃是孝心作祟,如此孝子,不該重罪論處等等。
訊息散開後,天下百姓臣民們反應不一,多半都在贊武后實在心胸寬廣。但有些知道內情的朝臣,不免笑嘆武后著實心機,明明是她要把郇王拿住下獄,偏又借這個來博取美名。
但也只有少數近臣才知道,武后起先之所以不由分說地拿下郇王,意圖,卻在蕭子綺。
郇王李素節畢竟是蕭淑妃的唯一血脈,武后大肆張揚郇王“死罪將至”,蕭子綺雖善於隱藏行跡,聽到這訊息豈會無動於衷,武后這叫做“敲山震虎”,果然把蕭子綺給引了出來。
只是武后畢竟也非算無計策,她算計的再精明細緻,也想不到蕭子綺跟太平之間,竟是那種情形。
或許……武后可以精通世事揣測人心,但是涉及兒女私情,便每每有些算計不到之處,因為對此刻的她而言,兒女私情那種東西實在危險而奢侈,她幾乎已全然摒棄,自然不會猶如洞察人心世情般地揣摩到那些。
至於太平,自從那日後,太平在寢宮裡,病了足足一個月。
期間,太子李賢隔三岔五便來探望,見太平稍微好些,便邀請她去太子府盤桓,太平只是懶懶淡淡的,也不像是以前一樣活泛愛玩。
阿弦也來過兩次,太平對她……卻一反常態的不理不睬,不管阿弦對她說什麼,太平都冷冷地置若罔聞,阿弦雖然心裡難過,卻也知道蕭子綺的死對她打擊甚大,阿弦有一種體察人心的寬仁,反而並不苛責太平。
倒是武后,起先苦口婆心地勸了太平幾次,又柔中帶剛地訓斥了兩回,太平看似已經聽了,可是武后覺著她又有些沒有聽入耳似的。
武后回想那日蕭子綺所作所為,以及太平的反應,雖然覺著有些異樣,但……武后卻不知,蕭子綺的死別,對太平而言意味著什麼。
第358章 酒壯膽
阿弦在傳言出現後第一次回到戶部,不出所料地受到了許多形形色色眼光的注視或者窺視, 但是除此之外, 卻也有許多人真心實意、一如既往的相待, 比如阿弦手底下的書吏,戶部尚書許圉師,侍郎崔知悌,以及藍郎中等。
他們並沒有提外頭的傳言,只是例行公事似的相待, 這反而讓阿弦覺著自在, 許圉師問了幾句家常, 就交代阿弦要緊急待辦的公務。
阿弦埋頭於文案之中, 大半天的時間才將手頭的公務處理妥當,發了幾份給書吏,吩咐下面去辦, 又交了兩份給頭頂侍郎過目。
坐了這半晌, 總算無事一身輕, 阿弦出門鬆快筋骨, 忽然看見兩個鬼在廊下竊竊私語, 鬼鬼祟祟。
許久不曾見過它們, 阿弦心裡居然生出一種熟悉感,走上前道:“你們在說什麼?”
兩鬼先是後退了一段距離, 才欲蓋彌彰地回答:“女官,我們沒說什麼。”
阿弦皺眉:“我明明聽見,你們好像在說天官如何。”
兩鬼聽了, 大驚失色,話都來不及說,刷地便消失不見。
阿弦瞠目結舌,回想方才隱約聽見的兩句話,似乎是說“庫房……秘密”之類,轉頭看向庫房,忽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