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部分,大唐探幽錄,無組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深記得崔曄訓誡陳基那一幕。
有種微妙之感。
誠然她願意同他“心有靈犀”,但他所知所見實在是太超出她的想象。
並不是怪他,只是……忽然有些明白陳基當初的心情。
往大慈恩寺的路上,阿弦問袁恕己:“少卿,我有一件事不解。”
袁恕己道:“何事?”
阿弦道:“……陳、陳司階因為我常常能看穿他的心意圖謀,覺著不自在,所以離開。那少卿呢?”
“我怎麼樣?”
“你難道不以為意?不覺著在我面前有一種‘沒穿衣服的感覺’?”
袁恕己睜大雙眼,然後忍笑道:“如果在你面前真的是那種感覺,那倒也不賴。”
阿弦側目。
袁恕己咳嗽了聲,道:“說正經的,我並無什麼不可告人的,怕什麼被你看穿?我倒是寧肯被你看穿,好讓你知道我……
心頭一痛,便默默地打住。
策馬一路往南,來到晉昌坊,遙遙地便見玄奘法師親自督造的大雁塔矗立正前。
身為長安最著名而宏大的寺廟,大慈恩寺是李唐皇室為追念長孫皇后而敕建。
玄奘法師曾在此處主持寺務,是長安三大譯場之一,更是佛教八大宗派之唯識宗的發源祖庭。
還未到寺廟門前,就聽得梵唱聲聲,越過寺廟院牆而來,令人心神盪滌。
阿弦忍不住唸了聲“阿彌陀佛”,引得袁恕己轉頭看來。
兩人下馬上前,寺廟門口有小沙彌迎上,阿弦便問窺基法師可在。
小沙彌問道:“施主尋我們大法師做什麼?”
阿弦道:“正有要事,勞煩入內通稟一聲,就說十八子來拜大師傅。”
小沙彌一怔:“施主就是十八子麼?”
阿弦道:“你認得我?”
小沙彌行禮,忙請兩人入內,又道:“我雖不認得施主,卻聽大法師說過,不過施主來遲了一步,先前大法師已經車駕出城去了。”
袁恕己同阿弦雙雙止步:“出城?去了哪裡?”
小沙彌道:“究竟如何我並不清楚,只聽說是趕往廣福寺,有要緊公務。”
阿弦道:“大師傅何時回來?”
小沙彌道:“正是不知道,走的匆忙,未定歸期。不過大法師臨去曾交代,若是十八子來了,就請入內一坐。”
阿弦甚是失望,環顧周遭,見古木林立,殿閣森森,鼻端香飄陣陣,耳畔梵唱隱隱,甚是莊嚴肅穆,人在此處,恍若世外。
阿弦嘆道:“唉,原來我無緣。”
袁恕己當機立斷:“既如此就說不得了,跟我走吧。”
阿弦心事重重,隨他往外而行,那小沙彌見攔不住,便一溜煙跑到裡頭去了。
正兩人出了寺廟,翻身上馬,背後小沙彌引著一箇中年灰衣僧人出來,叫道:“兩位施主請留步!”
阿弦回頭看見,忙又下地。
灰衣僧人走到跟前兒,行了個佛禮,又舉手入懷,掏出一個布囊道:“這是窺基法師臨行前所留,言說若是十八子來拜,便將此物交付,讓施主近日隨身攜帶。”
阿弦雙手接過:“多謝法師。”
灰衣僧人唸了聲佛號,轉身大步仍入寺內去了。
袁恕己從旁問道:“是什麼?”
阿弦小心開啟一看,原來是一張黃紙,上頭歪歪扭扭,畫的似是梵文,卻看不懂。
阿弦想起那日在梁侯府地牢裡,窺基就是掏出這樣一張符紙燒除了囚室。因道:“大師傅高明,他一定是料到我有事,所以才把這個留給我。”
“這是什麼,鬼畫符麼?”袁恕己問。
阿弦道:“這個是護身符!”當下小心翼翼地把符紙放好,仍揣回懷中。
因有了窺基的手繪護身符,阿弦膽氣壯了許多,偷看袁恕己一眼:“這下我不用貼身護衛了。”
袁恕己喝道:“我剛才也在場,沒聽見‘護身符’三個字!不要在這裡自說自話。”
阿弦道:“這分明就是,你肉眼凡胎看不出來。”
袁恕己冷笑:“我們的確肉眼凡胎,無知無畏,倒是有的人擅能見鬼,時不時還嚇得大哭大叫呢。”
他居然開始嘲諷,阿弦臉上一紅:“我哪裡大哭大叫了?!”
袁恕己正要回答,目光遠眺,忽然一聲不吭。
阿弦正悻悻地,並未留意周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