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8部分,二戰之狂野戰兵,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特別喜歡謀利,這不,就連趙羽才來幾天的人都知道,這傢伙在陝西當官兒,又是收刮地皮,又是經商貿易,壟斷財源,沒幾天就成為西北鉅富,來到河南,之所以和湯恩伯不對付,是因為,湯恩伯把持了經濟財政大權,他無法插足,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蔣鼎文沒有去過德國,所以,趙羽就用德國農業的例子,鼓吹起來,還說,自己得到過德國納粹秘密科學家的協商合作,親眼見識了種子培育的威力,試驗田的種植結果是,小麥畝產一千四百五十斤!這種種子加上化肥,可以在大田畝產一千多斤。
趙羽農家出身,父親就在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耳濡目染之下,知識嫻熟,老爹本來讓他長大以後學習農技的,傾心培養,家學淵源著呢。
趙羽從生物遺傳的角度認真講解著一些知識,頭頭是道,不時蹦出來幾個現代科學術語,很快將目瞪口呆的大哥哥蔣鼎文,忽悠得一愣一愣,點頭如雞啄米。
“想不到,想不到啊!這裡居然有如此深厚的知識,如果我們能掌握這種現代農業方法,天哪,我們能賺多少錢兒?”蔣鼎文的腦袋瓜子又活絡起來。
這就是一個穿著軍裝的商人,一個披著羊皮的狼,你讓他們一類人來管民生,搞賑災,還真是搞笑。
趙羽笑起來,告訴蔣鼎文,就是農學科技最發達的德國,也因為戰爭沒有真正將前沿的科技用於農業,民以食為天,如果將來世界上,不,僅僅是中國境內,能夠佔有幾十萬畝土地,每畝產量兩季共兩千多斤糧食,那是什麼概念?
蔣鼎文大喜。他可知道糧食在此時意味著什麼,誰也不清楚抗戰能打幾年,戰亂年代,糧食就是金子!
不光是農業,如果建立化肥廠,產品行銷全國,臥槽,這賺的票子還能數得過來不?
他裝作很困惑的樣子,哀嘆在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育種,化肥的條件。
趙羽大笑起來。
今天,在檢視資料的時候,趙羽想了重重救災方法,有近期的,有中期的,有遠期的,還有一舉多得的,已經思謀成熟,正好他蔣鼎文前來,得其所哉。
今天,趙羽要用一個天大的餡餅,真正的餡餅,引誘蔣鼎文這個滿腦子貨利的商業軍人,地方大員,做出實質性的救災行動,也可以作為現代化農業的先驅,現代化化肥工業的國內首創者,將工農業發展,救災,甚至是國共之間的融合,都聯絡起來!
從現代農業技術開始,趙羽委婉語氣,開誠精神,巧妙地將蔣鼎文引誘到自己設計的佈局中,“圈套”中。
趙羽倡議,成立真正有實權的救災委員會,由蔣鼎文,湯恩伯兩位牽頭,委員會下辦理多種事務,近期,募集糧款,救濟災民,同時籌備人手,組建農業兵團,立刻組織技術,學習技術,開辦化肥工廠,從美國準備購買運進及其裝置。中期,隨著河南等地的徹底光復,環境安定,以化肥廠生產和水利為領頭羊,發展經濟,激發農業,徹底穩定支柱農業,也開始獲得經濟收入,遠期,可以將這裡建設成為農業示範地區,更深遠的是,河南相對缺少煤炭資源,依賴山西,如果山西八路軍控制的煤炭和河南之間形成必然依存關係以後,國府方面,尤其是第一戰區方面的摩擦意願會徹底打擊,“和氣生財”,山西斷絕了煤炭,河南的日子是不能過的,這樣,國共兩黨會不會以此為契機,不至於在抗戰勝利以後殘酷內戰呢?
趙羽不能講那麼多,只能講,如果這件事情做好,利國利民,建立的這個大公司,國有股份和私人股份並存,許多事情上,可以無往而不利。不擔憂官方障礙,又能募集到大批私人資本,發展起來,不可限量。
趙羽重點強調了蔣鼎文可以發多大財的問題,“總司令,河南民生凋敝,我們日子難過,所謂腳盆掀不起大浪,您深有體會吧?如果我們能發展起來,河裡有水了,還怕鍋裡碗裡沒有油水嗎?”
趙羽還強調了,河南和第一戰區,若果能為全國風氣之先,將來,委員長對他蔣鼎文這位老鄉,兄弟的寵愛和重用,還會小嗎?
蔣鼎文神情專注地傾聽著,將江浙南方人的商業頭腦充分發揮出來,很快進入角色,興高采烈。
趙羽啟發的方式,誘導他自己講出了一些規劃,自己再加以總結。這些要點包括:一,馬上以個人名義,捐獻適當的糧食和錢財,反正蔣鼎文在陝西搜刮了不少,家底厚著呢,這樣,一個大善人的名聲就出去了,爭取輿論支援,帶動其他人員捐獻,二,以趙羽招募的難民敢死隊員為基礎,作為勞動力,馬上選擇災難最嚴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