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易中天中華史:隋唐定局,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互利用的規律從來就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當大唐國破家亡兩京淪陷時,有資格開價的便是回紇,名為各族人民之天可汗的大唐皇帝則只能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寧國公主就是這樣嫁給回紇可汗的。

與文成公主不過宗室之女不同,寧國公主可是唐肅宗最為疼愛的親生小女兒。臨行之前,皇帝親自設宴餞行,父女二人依依惜別,席間籠罩著生離死別的淒涼之情。最後還是公主含淚寬慰父皇:為了國家安危,女兒何辭一死!

肅宗皇帝潸然淚下。

回紇可汗卻全無當年松贊干布的恭敬和感恩。他不但不出境親迎,反倒身穿黃袍頭戴胡帽,大大咧咧地坐在牙帳裡接見護送公主的漢中王李瑀(讀如禹)一行。

可汗問:王爺是天可汗的什麼人?

李瑀答:大唐天子堂弟。

可汗又問:站在你上首的是誰?

李瑀答:宮中宦官某某。

可汗說:宦官是奴才,怎麼能居王爺之上?

那個宦官嚇得馬上後退。

可汗又說:你們見了本汗,為什麼不拜?

李瑀答:寧國公主是大唐天子親女兒,可汗則是大唐天子親女婿,豈有高踞胡床受此恩典之理?

回紇可汗這才起身受詔。'35'

不過李瑀的交涉只是為王朝挽回了面子,在實惠方面回紇卻寸步不讓。據正史記載,依照當年的約定,大唐帝國每年付給回紇的僱傭軍酬金,僅僅絹帛就多達兩萬匹,這還不包括他們搶劫、勒索和以各種名義追加的。'36'

貪得無厭的回紇卻還要強買強賣,價錢是一匹馬換絹帛數十匹。有一次,回紇自說自話地將兩萬匹馬運往大唐,開價絹帛五十萬匹。大唐實在用不了這麼多馬,也實在拿不出那麼多絹。經過反覆交涉,才以半價成交了事。

奇怪,回紇索要如此之多的絹帛幹什麼呢?

利用天時地利大發橫財。他們從唐帝國那裡巧取豪奪來的絹帛,小部分成為回紇貴族的奢侈品,大部分經由回紇商人和粟特商人之手流入了西方。這些絹帛甚至跟波斯的銀幣和大唐的銅錢一樣,成為當時商業貿易的通貨。'37'

這並不奇怪。不要忘記,那條溝通東西方兩個世界的商貿通道,可是被叫作絲綢之路的。何況絹帛既便於攜帶又價格高昂,西方人還趨之若鶩,迅速倒手當然紅利可觀。

回紇汗國財源滾滾。

與此同時,這個民族的社會性質也發生了變化。大批迴紇人從遊牧走向了定居和經商,過起了可以稱之為“遊牧都市生活”的日子。在汗國的全盛時期,他們位於鄂爾渾河(在今蒙古國境內)上游的汗庭金碧輝煌,城中鱗次櫛比地矗立著宮殿和寺廟,也走動著各國的商人和僧侶。'38'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摩尼教的法師。

摩尼教(Manichaeism)是公元3世紀興起于波斯的古老宗教,其教義簡單地說就是相信光明終將戰勝黑暗,因此又稱明教。這種宗教大約是在公元6世紀到7世紀從陸路傳入西域,又從西域傳到回紇的。回紇人也迅速地放棄了他們原先信仰的薩滿教(Shamanism),奉摩尼為國教。

這又是為什麼呢?

正史的解釋,是進入漠北傳教的摩尼法師才高八斗,口若懸河,讓回紇可汗和貴族為之傾倒。但,為什麼摩尼教在其他地區的影響力卻遠不及在回紇呢?難道那些地方的傳教士們都胸無點墨,笨嘴笨舌?講不過去吧?'39'

顯然,此說可疑。

可以作為反證的是中原的態度。總體上說,大唐皇帝和儒生們是不喜歡摩尼教的,唐玄宗就曾在開元二十年(732)明令嚴加禁斷。只是由於回紇救駕有功,唐代宗才在大曆三年(768)特批摩尼教建立寺廟,並賜額大雲光明寺。但回紇汗國剛剛滅亡,它又馬上成了被禁的邪教。'40'

那麼,摩尼教在內地為什麼會受冷遇?

原因當然很多。其中之一,恐怕是在許多人眼裡,摩尼法師並不清心寡慾。他們進入長安後,最喜歡的就是在市場上出沒,與商人們勾搭成奸,這哪裡像是出家人?'41'

中國士大夫反感的,卻很可能正是回紇喜歡的。這個民族似乎天生就有商業頭腦,這才把自己從小小的部落經營成龐大的汗國,把他們的汗庭建設成一座國際色彩濃郁的遊牧商貿都市,甚至在長安也颳起了逐利之風。'42'

難怪他們跟摩尼教一拍即合了。因為波斯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杜鵑聲聲

雙曲線

論衡全譯

老是不進球

寶貝不要跑

這就是結局

[hp]vampire

僻處自說

墨蛇狂情

竹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