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易中天中華史:隋唐定局,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尚知識、智慧和才情。一個人,如果才華出眾風流倜儻,那是會擁有眾多粉絲的。

有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唐玄宗開元年間某一天,詩人高適、王昌齡和王之渙在酒樓小飲,邂逅皇家樂團的幾位歌女。當時正值寒冬,天上微微飄著雪花。三位詩人迴避到外間擁爐聽歌,同時約定以歌女所唱詩歌之多寡,來認定自己在詩壇的排名。

然而唱來唱去,不是王昌齡的,便是高適的。王之渙開始沉不住氣了。他指著歌女中最出色的一位說:回頭她如果不唱我的詩,這輩子不跟你們爭高下。

最漂亮的那位也終於發聲: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一曲,直唱得迴腸蕩氣響遏行雲,被公認為最精彩。

詩人與歌女就此相識,愉快地度過了一天。'37'

此事的真偽同樣無從稽考,體現出的氛圍卻很可靠。事實上,由於皇家酷愛此道,科舉推波助瀾,詩在唐代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一種潮流和時尚,以及上流社會的身份標誌和統治階級的共同教養。難怪杜牧能在揚州的青樓如魚得水了。要知道,他並非富可敵國。

這就雄辯地證明了大唐的文明程度之高。因為只有在高度文明的國家,詩人才會有那麼崇高的地位,也才會有那麼多人寫詩,還人才輩出。在繁星般的名家背後,應該是數量更為龐大的作者和讀者群。

阿倍仲麻呂,就是被這種氛圍所吸引嗎?

也許吧,也許。

可以確知的是,每次遣唐使來華,都會大量蒐集唐人的詩作帶回日本,吟詩作賦也成為日本皇室和達官貴人的必修功課。與唐憲宗和唐穆宗同時的平安朝嵯峨天皇,甚至寫出了絲毫都不遜色於唐人的詩句:寒江春曉片雲晴,兩岸花飛夜更明。鱸魚膾,蓴菜羹,餐罷酣歌帶月行。'38'

何況還有雕塑、繪畫、書法和樂舞。

這同樣是無法歷數的領域,或許只有兩點需要強調。第一是作為中國獨有的藝術樣式,書法在日本和新羅也十分熱門。日本的嵯峨天皇、空海法師和新羅的崔致遠,都有名作傳世。第二是流傳到日本和天竺的唐代樂舞,深受西域文化的影響。事實上西域樂舞在長安早已壓倒中華樂舞,胡旋舞和柘枝舞(柘讀如這)更為上流社會所喜歡。鼓催殘拍腰身軟,汗透羅衣雨點花,西域樂舞簡直就是魅力無窮。

有魅力就有傳播力,有傳播力就有生命力。

大唐正好搭建了這樣一個交流傳播的平臺,滿足的需求是雙向的,受益也是雙向的。外域文化讓唐人大開眼界內心豐富,唐制度和唐文化則啟迪著其他民族的心智。於是,大唐便成為一艘巨大的文化航母,各國和各民族的使節、商人、僧侶和留學生從這裡起飛,把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傳播到東亞、中亞、西亞、南亞、西歐和北非。

一個世界性的帝國,就這樣橫空出世。

命運與選擇

似乎從一開始,大唐就面向了世界。

看看他們的都護府就知道——貞觀十四年(640)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總章元年(668)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次年改瀚海都護府為安北都護府,調露元年(679)置安南都護府於宋平(今越南河內)。東西南北,都有都護府。

轄境則早已超出了中國版圖。南邊到了越南,東邊到了朝鮮和韓國,北邊到了蒙古國和俄羅斯,西邊更是包括了哈薩克東部和東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東部、阿富汗大部、伊朗東北部、土庫曼東半部、烏茲別克大部。這些今天屬於他國領土的地方,當時都被大唐不由分說地看作了自己的勢力範圍,甚至疆域。

這,難道還不是世界性大帝國?

然而所有這些動作,都在武后稱帝之前完成。從建立安西都護府到設定安南都護府,則只用了三十九年。這就充分說明,對外擴張是太宗到武后三代執政者的共同國策。一個農業民族的王朝,竟會有如此膨脹的野心,又能如此迅速地予以實現,恐怕非比尋常。其間奧秘,究竟何在?

簡單地說,有三個原因。

首先,隋唐雖然是農業帝國,卻不是或不完全是農業民族建立的。建立新王朝的是混血民族。楊隋和李唐的皇族和重臣身上,都流淌著遊牧民族的鮮血。他們從祖上開始,就沒有安於本分的習慣,攻擊、侵略、開拓、進取反倒是他們的天性,只不過這一次的“草原”更加遼闊而已。

其次,農業帝國也未必就不擴張,亞述和兩漢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冷少追愛:寶貝別想逃

不落的滑翔翼

流落橫濱的我今天也在努力歸隊

鈺剡

新安江大移民

猜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