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部分,食王傳,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搬了建安的模式,在各地設立醫堂收治百姓病苦之人,就叫病坊罷,每年糧倉淘換所得之利差均用於病坊,若是還有剩餘,倒也可以再仿了建安的樣子,建個什麼公共書館學堂之類的。”

得,本該過幾年之後才會建立的病坊制度,因為王況搞東搞西,提前了幾年推了出來。

病坊是唐代開創的救助病殘、乞丐及貧民的專mén機構,本應該是在貞觀十七年的時候才設立的,先是寺廟僧尼自主收容窮困病人在廟中養病,大多靠信徒的捐贈支援,到了貞觀十七年,朝廷才正式的設立官辦病坊,其經濟來源有二,一個是官府撥款,另一個就是悲田給養,所謂悲田,就是由朝廷指定劃撥的田地,所產出全部用於維持病坊的運作。

病坊制度在後面也被宋明兩代很好的延續了下去,一直到了滿清這一制度才壽終正寢。

懿宗《疾愈推恩敕》雲:“應州縣病坊貧兒,多處賜米十石,或數少處,即七石、五石、三石。其病坊據元敕各有本利錢,委所在刺史、錄事參軍、縣令糾勘,兼差有道行僧人專勾當,三年一替。如遇風雪之時,病者不能求丐,即取本坊利錢,市米為粥,均給飢乏。如疾病可救,即與市yào理療。其所用絹米等,且以戶部屬省錢物充。速具申奏,候知定數,即以藩鎮所進賀疾愈物支還所司。”

這應該是最早的免費醫療制度,其意思就是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只要病了,就可得到政fǔ的免費救助,不光是為你看病,還能得到經濟救助(不知道和諧朝那些成天嚷嚷著醫改的靈道們見了這個臉紅不紅?哦,他們不會臉紅的,他們其實早就知道唐代有病坊制度)。

事實上,推行病坊制度是李世民的必然,在他心中民眾的地位是很高的,不然也不會說出君為舟,民為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話了。

王況先是推廣番薯,幫李世民解決了民眾的肚子問題,接著推出新耕種法和推出利用田埂和山地的法子,使得天下大豐,讓大唐提前了至少十年擺脫糧食困境,然後又是罐頭,又解決了夏秋季節和豐年瓜果菜蔬làng費,補充淡季的需求問題,還能因為這個而獲得利差,這就從根本上完全解決了病坊制度形成的制約條件,使得病坊制度提前變得順理成章。真實的歷史上,即便沒有王況,三四年之後就會有寺廟開始收治窮困病人,然後在貞觀十七年成立官辦病坊,王況只不過是讓這個制度提前了幾年出現。

第三一七章 石像被盜

第三一七章石像被盜

而且,王況其實根本也不知道唐代有病坊這個制度,和諧朝的御用筆桿子怎麼可能讓這種明顯比和諧朝優越的制度流出筆尖?都是遮遮掩掩的,或者是乾脆不提這事。15王況在建州推行的學堂和病堂及公共書館的制度,只不過是想要和後世堵氣幹出來的,他的本意就是想讓這種制度在歷史上留下一筆,好讓後人知道,並不是封建制度就比那個什麼吃人不吐骨頭的鳥主義差的。要是他知道有病坊制度的話,直接就將病堂取名叫病坊了,學堂取名叫學坊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王況的挑頭,給了李世民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所以病坊提前幾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名字依舊是病坊,可見,一個人想要改變歷史,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歷史的車輪何其巨大,慣xìng何其的大,改變歷史,不是張口吃飯那麼簡單。歷史,是一個有著自我修復能力的巨獸。

遠在建安的王況並不知道這些,他現在頭疼一件事,那就是南山那個dòng口安放的石像突然沒了,什麼時候丟的也不知道,從臘月小年開始,南山的獵戶們就收起了弓矛,說是封山了,要一直等到來年的秋末農閒時候才會再開始打獵。

獵戶們的理由很簡單,這冬末一直到夏末,都是獸鳥們產崽的時間,如果這時候打獵,容易是容易了,但是來年的所獲就要少得多,祖祖輩輩傳下的經驗就是想要年年都有獵可打,那麼就必須要封半年的山。這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不能破的。

獵戶並不是單純的獵戶,他們在戶籍上登記的是獵戶,可以配弓矛,但也是大唐子民,一樣有永業田分的,打獵,不過是朝廷為了照顧這些遠離城鎮的百姓有個額外的收入來源,讓他們能安心的守在偏僻之處耕種而已。

以前大家種的糧食都不夠吃,都會想著法子的另外找些副業來貼補家用,要是不讓這些人打獵,他們種的糧食肯定不夠吃,自然也不願意呆在偏僻所在,而是更願意到繁華的村鎮去,哪怕是打打零工,幫人扛扛活也勝過山裡許多,要是他們一跑光了,天下又不知道有多少田地要荒廢了,自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