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部分,食王傳,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忘記當初長孫無忌說的“賞無可賞”的話的,這要是給王況來個一步到位,以後還怎麼封賞?反正王二郎這小子除了貪財,圖安逸外,其他倒沒野心,不急。
“咦,雉奴呢?怎麼不見他陪伴你左右,往日這時候他可是纏著你的。”李世民眼睛一轉,發現了一個和往日不同的異常現象,平日裡這個時候總纏著長孫皇后的晉王李治此時竟然不見了蹤影。
“這孩子,近些日子總嚷嚷著要出宮去走走,眼下正是年關,長安街上熱鬧非凡,妾想著,讓其出去散散心也好,便準了。陛下,雉奴還小,小孩心xìng,可莫要責罰於他。”長孫皇后的擔心不無道理,這個三歲就封晉王的小兒子,人又聰慧,可是他們夫fù倆的心頭ròu,他們一直都不讓其出宮去的,今天實在是拗不過小晉王的苦苦哀求,又有幾名貼身的千牛備身隨身護衛,一時心軟,就準了。
“也罷,出宮便出宮罷,想那王建安兄弟,當初不也是如雉奴這般的年紀,如今卻也搞出如此之大的風景,王三郎小小年紀,也將個長安攪得風雨不停,是該讓雉奴出去歷練歷練,多見見人情世故,知曉百姓冷暖了。”李世民心裡高興,只是略遲疑了一下,就沒再追究。
“木善木小郎君麼?”王冼看著手上的名刺,心裡微微一笑,對前來稟報的mén房道:“迎其進來罷?不可怠慢,但也不用阿諛便可,某稍後即去。”
第三0七章 邋遢和尚的意
第三0七章邋遢和尚的意圖
木善?嘿嘿,看來二哥說的正主兒找上mén來了,王冼手中掂著那個看似非常普通的名刺,心中對二哥是佩服不已,還沒動身前來長安時,二哥彷彿就料到了今日一般,對自己多般jiāo代。
別看這名刺簡單,紙質粗糙,也沒有任何的邊飾或者家族標記,一看就是隨便的從街上的紙筆店裡臨時買來那種供應給學子們投mén用的空白名刺臨時寫的,比之於長安那些低階官員定製的名刺還遠遠不如,但王冼卻是知道,現在的昇平坊,可不是那些底層官員想進來就能進來得了的,坊兵們也早就得到了上官通知,要幫林家把守好坊街口,不能放尋常人隨意進出,因此,那些低層官員哪能進得了昇平坊?
在建安,王冼就從王況那得到了秘密任務,來長安參加常舉得到歷練只是王冼表面的目的,但真正的歷練卻是隻有王況和王冼兄弟知道,就連王凌也被méng在鼓裡,以為三弟去長安,真的如王況所說的,只是熟悉一下官場,和去長安進考的其他學子相識而已。
而作為穿越人士,王況基本能拿定古代人對假名的取法規律,不外就是那麼幾種,要麼取母姓,要麼將自己的本姓拆開,要麼是姓名顛倒過來或者取諧音,要麼是以字代名或以名代字等等,反正就是一個原則,不管怎麼改,其假名必定和其真實身份有一定的邏輯聯絡。
而早在來長安前,王冼就已經把透過各種渠道收集來的有關李治的資訊背得滾瓜爛熟,就為的是等這一天的到來。只是他並不知道,李治將會是下一任的皇帝,但僅憑了李治很得寵愛,就值得王冼去huā下工夫結jiāo。
李治,字善,因為他是皇子,而且是很得李世民寵愛的皇子,所以他三歲就封王,並取了表字,這些,王況都已經跟王冼說過,又將李治取假名的各種可能都跟王冼jiāo代過了。
王冼在長安用一小塊的田黃攪動起若大的風bō來,一個原因是要讓田黃的價值為世人所知,另一個自然就是要製造和李治結jiāo的可能。同是孩子,年齡差距才一兩歲,從小高高在上的小晉王肯定會對和他年齡相仿卻攪動了長安的王冼起了好奇心,這就是王冼的機會,換了王況自己來,則會因為年齡有不小的差距,引不起李治太大的好奇心,效果遠不如王冼好。
王冼並沒有急著出去,二哥說過的,晉王聰慧,要是自己就這麼急慌慌的出去見人,反而會lù了馬腳,一個用普通名刺的小郎君,值當不得自己禮遇,只要從不願意汙了自己名聲,落得個為人狂傲這點上來考慮便是了,換言之,就當對方是個小mén小家的,有點好奇心又頑皮的小郎君即可。
王冼在書房裡慢條斯理的喝完一甌熱茶,這才整了整袍衫出了mén去,走了幾步,想了想,吩咐家人將林翰從建安帶來的米焦和芝麻糖也端了些到前廳,小孩子,沒有不愛吃甜食的,尤其是這不膩人的甜食。
才從後院拐了出來,還沒走到前廳,就見廳mén口一左一右的站了兩個漢子,其站立的姿勢,一看就是身上有功夫的,兩人站的位置,正好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