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部分,食王傳,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瀛發兵,那是建安縣伯的提議,既然是建安縣伯的提議,自己只管貼了上去就是了,沒有把握的事情,建安縣伯是不會做的。
可他們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朝廷有徵兵令下來,也沒有調派其他軍府的兵的意思,除了兵部發運了些琥珀糖和行軍餅去建安,除了工部和兵器監發運了些器械刀兵往建安外,就沒見有任何的動作。再仔細一打聽,結果倒讓他們吸了一口涼氣,娘咧,建安竟然富裕到了如此的地步?竟然可以以一州之力支撐起一場遠征戰事?那琥珀糖和行軍餅及器械刀兵,還不是建州要求的,而是朝廷擔心建州一時間補給跟不上而調撥的。敢情人家建州鎮軍只要求一個師出有名來著?只要給個名份,就能把倭人給打趴下了?建州鎮軍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強大了?
自然不會有人傻到懷疑王況有二心,建州鎮將那是李老尚書的長孫,李家的忠心那是不用說的,朝廷上下,如果說有人懷疑李家的忠誠,那麼全大唐,估計也沒幾個忠心的了。而福州水軍的校尉,又是太原王家的人,大家都知道,太原王家和建安王家可有些不對付,太原王家想讓建安王家歸籍,人家建安王家就是不賣帳,所以說,要說太原王家和建安王家勾結,那也不可能。而且,建州的第二把jiāo椅,那還是長孫家的子弟在坐著呢,有這麼幾個因素在,誰會傻到冒出建安王家養兵自重的念頭來?
再說了,人家王二郎寧願呆在建安,也不願意來長安,說明什麼,說明人家心根本不在朝堂上,想要得到重用,還有什麼途徑能比得上呆在天子眼前,天天在皇帝面前晃著的更方便呢?憑心而論,輔國建安縣伯的功勞,如果放在任何一個世家子弟身上,封個國公都沒什麼問題,可人家,從來沒有爭過功勞,更沒表過功,從來都是朝廷賞什麼,都樂呵呵的接下,不要說其他人,如果有人跳出來說建安王家有二心,恐怕那些個國公郡公們就全都要對這人口誅筆伐起來,這裡面,還要包括那個心xiōng不是那麼開闊的齊國公長孫無忌。
這些原本打算著乘機鍍鍍金的人失望之餘,也被他們打聽到了一條訊息,說是原來的霍米艾米島,現在的建東群島,要建縣了,於是原本冷了的心,又開始活躍了起來,紛紛的打聽這個建東縣是個怎麼回事,是要建個軍鎮重地呢,還是要準備以建東為跳板,進行開疆拓土的偉業呢?還是又要打仗了?反正對他們來說,有一點是勿庸置疑的,建東建縣,肯定和軍事脫離不了關係,肯定和輔國建安縣伯脫離不了干係。
於是,原本就熱鬧的吏部就更加熱鬧,原本就mén庭若市的建林酒樓和林家鋪子就更加的擁擠,昇平坊mén口的千牛衛還杵在那裡,所以想進去拜訪林家那是不可能,但是,不還有建林酒樓麼?不還有林家鋪子麼?咱也別指望在那裡能見到林家說得上話的,但總是能和那些管事的或掌櫃的搭上話罷?只要能將自己的話傳遞進了林家,那就什麼都好說了。
這些天,小六子是前躲後躲,以前很喜歡出宮的他,現在一聽說出宮,就嚇得臉sè都變了,實在是沒招啊,只要他一出宮被人認了出來,那馬車前面就馬上被圍個水洩不通,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小六子犯了多大的事,欠了多少的債,那麼多的債主找上mén來了呢。
相反,徐國緒則比較輕鬆得多,幾乎沒人知道他徐國緒和王況的親密程度,甚至小六子也是隻略微的猜出了一些來,而小六子能猜出來,也大體上要歸功於他自己的感同身受,知道親情於他們這些去勢之人而言,實在是比天還重。這從小六子自認了親後,明著暗著的主動幫著王況和林家做了不少事後,徐國緒對他的態度上就能明顯的感受出來,以前徐國緒看他的眼光是用看心腹的眼光,後來看他的眼光,那就是長輩看晚輩的眼光了,帶著點慈祥。
徐國緒最近在忙著一件東西,整天就是往璃窯裡跑,這東西是二郎jiāo代做的,若是做成了,那就是絕對的大功一件,就是做不成,也是個功勞,而且,二郎也jiāo代了,這個功勞,還是要分給蒲少匠一些,請他幫著一起做。
王況讓做的就是千里目,也就是望遠鏡,黃大手中的那管,是王五huā了一年多的工夫用水晶一點一點的打磨出來的,實在是水晶的硬度太高,琢磨幾塊鏡片就huā去了絕大部分的時間(不要說水晶的打磨困難,就是一件簡單的yù手鐲,高明的匠人都要huā上至少一年的工夫才能打磨出來,而不像後世有機械加工和高硬度的刀具那樣,可以幾天的工夫就能完工。而徐國緒要做的就是先用無sè透明的璃澆注成個粗胚後再來打磨,這樣就能省去大半的時間,要是用水晶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