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0部分,食王傳,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去整兵去?建安侯艘去唐林就十六艘去唐林,哪來的那麼些話?不要以為某家不知你們都存了也想去呂宋淘金子的心思,哦,深山密林裡,你們往裡一鑽,以為本帥就不知道你們幹啥去了?告訴你們,想都別想,進林前,全部搜身,不許多帶的東西堅決不許帶,出來也搜身,誰要敢貪了墨了一塊金子,輕則軍棍伺候,重則流徙塞北!”
這一次的演練,不光是海陸聯合演練這麼簡單,王霖泊也想讓其他地方出身的兵士好好的跟在建安子弟,尤其是建安童子軍操練了幾年出來的建安兵後面,學一學怎麼樣做到身只一把刀兵就可以在野外活得很滋潤的法子,要是這些傢伙都學會了,以後一個帶倆,倆帶四的,不用幾年的工夫,他手下的兵娃子就個個都能獨擋一面了。
相對於朝廷眾臣及天下百姓來說,建州水軍對這個世界的瞭解程度比他們強過太多,知道這個世界並不只有一箇中原,也不是隻有大唐和周邊的幾個小國,這些年裡,東治港各地來的什麼人都有,有戴頭巾穿長袍口唸真主的大鬍子,也有那金髮碧眼面板慘白而且粗糙汗毛又密又濃的自稱是安息以西之地來的人,還有像是圖家一樣面板棕黑的建東一帶的人,這些都明明白白的告訴了王霖泊一個資訊,這個世界很大,地盤也很多。
要是在中原打仗,大唐軍隊就是王者之師,沒錢沒糧,百姓會資助一二,可要打到外面去,那就是異地作戰,兵士們在斷糧的情況下,靠的只能是自己,尤其是像呂宋島那樣茂密的叢林中,你就是帶再多的軍糧,也有吃光的時候,更何況,一個人所能揹負的東西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最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如果自己有本事,甚至什麼都不用帶也能吃得飽,吃得飽就有力氣,有力氣才有打勝仗的機會。
至於剩下的什麼人去哪裡,就不是王況的事情了,王霖泊倒也乾脆,直接就點了剛才搗蛋的倆傢伙名:“媼利亮和前存中,你們兩個和汪懷義、於禦侮四人,負責呂宋方向的四艘樓船,其餘人等,隨某去唐林,別忘了,每營要留下一火人,這巡海之事,也不能落下,還有這東治港和船廠的安危,都是至關重要的。”後兩個都是從七品的翊麾校尉,也是跟著王霖泊一起到水軍來的,算是王霖泊舊將,四人中,以媼利亮的銜最高,是正七品下的懷化中侯。
一聽王霖泊這麼個調派法,李世民就皺眉頭了,為什麼,就因為這四人的軍銜都太低了,低到如果在陸軍,除了媼利亮之外,剩下三人只夠資格領兵六百的,只有媼利亮的領兵數才能到一千二,但都遠遠不夠一艘樓船三千兵的數目。於是低聲問了黃大幾句,黃大也都一一作答。
然後李世民就對黃大使了個眼色,黃大臉色一喜,扯起嗓子就道:“諸位聽真了,若是你們此次演練卓有成效,建安侯及軍帥將會聯名為爾等表請功,不敢說每個都連升三級,但至少,多出幾個遊擊將軍是肯定有的。”
原來卻是因為建州水軍成軍太過迅速,這些年的發展又超過了李世民的意料之外,當初李世民將建州水軍交給王況,也不過是抱著當個試驗田的的想法,並沒有限定說水軍要招多少人,而大唐乃至於前朝除了大江大湖水軍外,從沒有成立過海水軍的先例,因此兵部也沒有舊例可循,加兵部那些官員見建州水軍是歸到建州鎮將府的名下,一個是尚長孫在當著建州鎮將,二是理所當然的以為,一州鎮軍最多不過八千之數,那麼你一個鎮軍名下的水軍,頂了天你能有五千人馬卻是不錯了。
因此,李世民以為兵部有行文,兵部以為皇帝有給建安侯定了數的,兩下里一誤會,後果就來了,水軍人越招越多,但將領卻是少得可憐,而且是軍銜超級低,要不是前些年跟著黃大去東瀛幹一票而提拔了不少人來,現在王霖泊就該天天跑前跑後忙個半死了。所以也就有了一個從七品下的歸德中侯就可以領一艘大樓船,行使本該是從六品以的的歸德副尉的權責這樣的怪現象的出現。
第五七八章 誰主誰從
第二章到,感謝“鬼1”的打賞。
現在的建州水軍就是如此的一個現狀,近六萬的人馬,若是算那些輔助兵和後勤的話,就差不多有十萬人左右,這也是因為是水軍,要是陸軍,六萬的兵,就得有十萬的輔助兵,兵士要操練,自然洗衣餵馬等等的雜活都要交由輔助兵來做,尤其是那些世族或士族子弟,一個人就帶了三四個家丁來做他的輔助兵,普通的百姓當兵的,也就只能選那些服徭役的百姓人家來做自己的輔助兵,徭役有時間限制,所以,輔助兵的輪流更替也造就了寒門子弟在戰力這個起跑線就要低過富家子弟不少去,而通常呢,富家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