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5部分,食王傳,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貼在了一起。
吳秀才呆住了,這兩個動作。在外人看起來是簡單,但在他眼中已經是充滿了許多的問號,這裡面隱藏著許多的道理,他很明顯的預感到。如果能把這些疑問都解決了,說不定會給天文曆法,給格物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況嘿嘿一笑,衝一邊早就目瞪口呆的徐國緒伸出了手:“把你懷裡的那個璃瓶給我。”徐國緒的腰上掛著調料,但懷裡卻有個小璃瓶。專門用來裝鹽的,也不知道是太醫署哪個傢伙告訴他說,去了勢的人中氣不足,就要在胸口上掛一瓶炒過的鹽來暖心。正好對徐國緒來說是一舉兩得的事,反正鹽也是調料。掛哪都一樣,因此就照辦了。
見徐國緒還沒回過神來。王況一把伸了手進徐國緒的懷裡,把他的那個璃瓶給拽了出來,又把掌櫃的叫過來,讓他盛一碗水來。水來了之後,將鹽倒到一邊的紙上,瓶口朝下,往水裡按了下去,問吳秀才:“看看,璃瓶裡有水沒有?”
“沒有。”吳秀才這時候哪裡還顧得上想哪來的這麼漂亮的璃瓶了,往前湊上去,仔細的瞧了瞧,搖頭道。
“為什麼會沒水呢?”王況似乎是在問吳秀才,又似乎是在問一邊也探頭探腦的湊過來看的李治,也不給答案,將璃瓶放倒,灌滿了水,示意看著的幾人:“看清楚了,璃瓶裡是有水的哦,而且裝滿了。”幾人點點頭。
王況便將漓瓶底朝上提了起來,瓶口還在底下:“再看,水還在璃瓶裡?水為什麼會不流出來呢?”眼睛一瞅著掌櫃的門楹上掛了個驅邪用的小銅鏡,便讓掌櫃的取下來用一用,掌櫃的有點遲疑,徐國緒就說了句:“二郎是誰,你當也知道了罷?有他在,他能用一用你那銅鏡,那是別人求也求不來的,你還遲疑,真真個不懂事呢。”掌櫃的一聽,是這麼個理啊,灶王星君用過的,那就真成了寶貝了,什麼牛鬼蛇神見了還不退避三舍?於是馬上顛顛的一跳老高,將銅鏡取了下來,黃大看得又是眼光一凝,嘢,這掌櫃的腳下功夫也是不賴。
王況將小銅鏡放到碗裡,平的一面貼緊了璃瓶口,再將整瓶的水提了出來,這時候誰都能知道,有個銅鏡在底下託著,水流不出來,但是,緊接著讓他們目瞪口呆的一幕發生了,只見王況將銅鏡緩緩的平移了開來,但是,璃瓶裡的水一滴也沒掉下來!
(大家還記得曾經有魔術師這麼表演過,其實學過物理的都知道,這不過是大氣壓的作用,只要保證瓶子穩定不動,將瓶蓋拿走後,水是不會流出來的,而要破壞這個平衡很簡單,一般做這個魔術用的是礦泉水瓶,只要輕輕的一用力,只要有一滴水能滴下來,瓶裡的水就會全出來,這在旁觀的人看來,簡直就是那水是魔術師操控的一般,想讓它停在瓶裡就停在瓶裡,想讓它流下來就流下來,神奇的很。大家不妨一試,口越小的就越好操作。)
“可曾想到原因了?”王況看著吳秀才,手輕輕一抖,就見璃瓶裡的水咕嘟咕嘟的全又流回到了碗裡去。
“這是什麼道理?”眾人一回頭,卻原來是李世民不知道什麼時候站了過來,正饒有興趣的看著王況做的一切,直到這個時候他才出聲詢問,但眼光分明是有懷疑王況真的施了法的成分在裡面。
王況笑了笑,道:“小郎君你來做一遍,記得手要穩,不要抖,尤其是將銅鏡子移開的時候更要穩,還要保證璃瓶口是平的,儘量不要斜了。”
李治早就躍躍欲試了,要是學會了這一招,再加上剛剛學的幾下,足夠他在阿孃面前顯擺好多日子了,不光是阿孃,就是幾個哥哥和師傅面前,都能讓他們目瞪口呆的。因此一聽王況讓他來試,當下就按先前早就默默的記了下來的步驟一步一步的操作了起來,果然他也做到了。
李世民不信,自己接過了璃瓶,也做了一次,當然是做了出來。
王況不再說話了,他剛剛演示的幾個裡面,既包含了空氣動力學原理,也包括了空氣阻力、氣壓等等原理在裡面,如果能把這些都鑽透了,那麼王況敢保證,現代物理學的發端就要提前了幾百年。
王況當然知道答案,但是答案由自己去摸索出來肯定要比別人告訴你要來得深刻一些,而且,在摸索答案的過程中,還能有其他的發現,任何一門科學的發展,必定不是孤立的,而是伴隨著其他門學科的發展而發展的,物理學的發展,可能會帶動化學數學等等其他學科的發展,這都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得一步一步的摸索出來才行。
總的來說,中華大地上的數學發展已經是超前了的,祖沖之比西方提早了近千年算出了圓周率後七位數,這個精度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