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部分,食王傳,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東家所料是極,家中正有一母兩雛,這隻公鳥,是某為了得到個準信後好儘快的給族人報信所帶來的,某將其叫了下來,就是要讓它回去報信去。”圖虎憨憨的笑了笑,從袍袖裡掏出個小字片,用碳筆在面寫了兩句話,然後又取了個油紙包著就要綁到信天翁的腿。
“等等,某也帶幾句話給林縣令。”突然間想到那一夥的新羅人,王況覺得做事情還是保險起見為好,既然圖虎有這麼好的法子和建東通訊,那麼就也給林荃淼帶幾句話,讓他幫著通知一下建南方面的人,大家提防留意一下,要是那夥子人從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到建南建東去了,也能第一時間的將他們監控到位,王況並不相信,事情就這麼簡單,就只是為了圖個虛名他們就甘冒大險。
而且,要做到師出有名,光是一個侮辱了他的祖先這一條恐怕說服力不大夠,大不了新羅國主把這一夥人殺了或者綁了主動送到長安去,大唐就拿他們沒什麼辦法,再要出兵,從道理就站不大住腳。
嗯,建南軍倒是可以用一用,就不知道李元慶這傢伙肯不肯配合了。
王況也就寫了兩封信,用火漆蓋,交給圖虎綁到信天翁的腿,一封給林荃淼的,一封是給富來客棧管事的,李大膽雖然南下探險去了,但現在管著建南富來分號的掌櫃的卻是孫老掌櫃的小孫子,事情交給他去辦,這個遺傳了孫老掌櫃心思縝密性格的小子,應該會把事情辦得妥妥的。
隨著圖虎一抖手將信天翁給拋到空中,那鳥兒在圖虎的幫助下先是往下一個俯衝一段距離,險險的將要擦著地面的時候,又仰身飛了起來,王況這下更是確信無疑,它就是信天翁,海鳥裡面,只有信天翁的起飛是需要助跑的,而且是從高處往低處跑一段獲得一定的初速度之後才起飛,這也是因為信天翁熟悉滑翔更甚於飛翔,以及它們的體型相對龐大的緣故。圖虎剛才的一抖手,就是給了它一個動力,不過那動力明顯不夠了一點,所以信天翁才會在一開始就向下俯衝,利用重力來給自己再增加一定的初速度。
“嘖嘖,沒想到,竟然還能用鳥兒送信,這信多會能到?”徐國緒仰頭看著那漸漸消失在空中的小黑點,滿眼的羨慕,“若要是出海的時候,帶一大群的這種海鳥,那豈不是可以隨時保持聯絡了?”
“要是在軍中也用此鳥來傳信,恐怕料敵於先知也不是什麼難事罷?”黃大想得比徐國緒還遠了一些,他的話讓王況怦然心動,著啊,這麼好的法子,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一戰二戰的時候,信鴿不是廣泛的被用來當通訊兵的麼?
鴿子在世界的,分佈極其的廣,早在漢時,中原便有人訓養鴿子,只不過並沒有廣泛的運用到通訊去,或者這中間也已經有人在用了,只是多為家族之秘,不肯外傳的,因為想很好的利用信鴿的通訊功能,就要掌握其返巢的習性,而不是隨便一個什麼鳥籠就可以做到的。
不管用信天翁還是用鴿子,都一般只能做到單向通訊,而且通常是短時間內的單向通訊,很難做到影視作品裡的那樣,用一隻鳥籠簡單的帶幾隻鴿子就可以輕易做到雙向通訊,如果鴿子真的神奇到了如此的地步,那麼也就不會隨著通訊業的發達而逐漸的被淘汰了。
要想雙向通訊也不是不可以做到,兩個地方,都各養了一棚的鴿子,然後有專人定期的將甲棚養的鴿子送到乙地去,又將乙棚養的鴿子帶回甲地。而這中間,若是甲棚挪了位置出了幾里之外,那麼返巢的鴿子就有可能迷路,同樣的,要是乙棚也挪了位置,從甲地返回乙地的鴿子一樣會迷路。因此信鴿通訊最適合的就是雙方都是固定位置的通訊,而若要是有一方是移動的,那麼就只能是單向傳遞。
這樣的傳遞方式在後世是很落後也很不方便,但在此時,卻是最為先進的傳遞方式,因此,用在出徵的大軍和朝廷之間的單向通訊是可行的,而且要比驛兵的急鈴塘報快了非常的多,同樣的,用在安營紮寨的大本營和斥侯之間的單向通訊也可以,但前提是鴿子不給敵人得到,而且敵人也不知道信鴿的作用才行。
“沒那麼簡單,此鳥名為信天翁,卻也只能單向傳遞信件,就比如圖虎將它帶了來,就只能讓它帶信回建東,卻沒辦法讓建東的鳥兒找到圖虎帶信來,而且,此鳥既為海鳥,它是不大願意去的,它的眼中必須得看得到海,它才會心安。不過用此鳥傳遞信件,速度自然是快得多了,此去建東不到萬里,那麼十天之內,建東就可以收到圖虎的信了,說它日行千里,並不為過。要想在行此法,倒是有一種鳥可行,但同樣也只能做到單向傳遞,比如說出徵的大軍隨時向朝廷彙報前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