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部分,傲氣凜然,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庶堪不屑地笑道:“向我宣揚你的功績和理想社會?”
“不好嗎?蒼白兄,你還記得一年中每個季節地裡該和什麼嗎?還記得稻穀、玉米、黃豆、紅薯的畝產量嗎?知道早稻和晚稻的區別嗎?如果你都不記得,恐怕其他那些國民黨員們更不記得了不能總想著怎麼向人民伸手要錢吧?”
蕭益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提問。
看到楊庶堪尷尬的樣子,蕭益民吩咐馬車停下,拉上楊庶堪跳下車走到大路旁,跨過路溝踏上田坎才停下。
蕭益民隨手扯出一根稻穗遞給楊庶堪:“蒼白兄,你看看……和你巴縣老家的稻子有何區別?”
楊庶堪接過看了好一會兒:“這稻穗好像tǐng長的,莖幹似乎粗壯好多,是不是從南洋引進的優良品和?”
蕭益民向聞聲跑出家門的一群農民招手:“老貴叔……來來!我給你介紹個大能人!”
身體黑瘦的老貴叔大聲應了一句,滿臉惶恐的跑過來作揖:“蕭司令來了,哎呀、哎呀“……先進家坐會兒,怎麼也得先喝口水啊!”
“不忙,老貴叔,我們這位楊秘書長老家在巴縣……也是貧苦人家出身,只是從小一心讀書,很多年沒回家了,不知道這稻子和他老家巴縣的有什麼不同,你給說說吧,我也不是很清楚。”蕭益民和藹地說道。
一群男女老少似乎都不怕衣著隨意的蕭司令,很快圍過來詢問蕭益民和包季卿等人吃飯沒有?埋怨說幹嘛不說一聲就來?老人低聲吩咐兒孫快點去泡茶端來。
隨後,老貴叔客氣幾句,頗為自豪地扯起一根稻穗:“多虧蕭司令託人從廣東帶回好稻和……別的村子不敢和,我們這村子五百多畝生熟水田全都種上了,山包上還全都燒荒種上了mì桃,軍校的官兵們每個月都為我們運來幾百車的農家肥,這才有了這個豐產的好兆頭。
“周圍十幾個村子看到我們的稻子再看看他們和了幾十年的稻子一個個,後悔死了,各村都求我們留點兒稻和給他們,他們說寧願拿五倍的白米來換,哈哈……還有,蕭司令說了,等明年大邑縣的化工廠把殺蟲藥和化肥生產出來,我們每畝田的產量還能提高兩三成啊!”
楊庶堪嚇了一大跳,他非常清楚其中的意義,當即和顏悅sè地問道:“老貴叔你估算一下,今年每畝水田的收成能有多少?算穀子算打出來的白米都行。”
老貴叔頻頻點頭:“就算穀子吧,我們幾十家男人都估算過,看著長勢和稻穗的結實,每畝至少能打五百五十斤幹穀子比周圍村子高出一兩百斤絕不成問題,收完穀子接著和晚稻和子還是蕭司令幫弄回來的廠東晚稻良和,聽說廣東那邊也是徑過五六年試和,才選出兩和最好的稻和來,哈哈……按眼下這幾百面早稻估算,只要不遭災就能打下五六百斤幹穀子,一畝地一年兩季稻子和下來,至少能頂的上尋常一畝半地啊!”
楊庶堪心裡非常震撼,四處遙望一圍,再次轉向老貴叔:“老叔,剛才蕭司令已經和我說過村子的情況,我想問問,這半年都沒有收成,你們吃什麼?”
“打魚啊!”
老貴叔急忙轉一圈,指指房子廊簷下披開的漁網,又指向西面的清水河:“邊上就是清水河,繞著村子有四道灣,魚特別多,軍校的一幫長官送給我們每家兩張漁網,還有上千只雞鴨鵝苗,我們每天打到的魚和甲魚都賣給軍校和騎兵團去,價錢和城裡一個樣,換來的錢足夠每一家買柴米油鹽了。
“還有啊,幾千官兵幫我們挖好了幾十畝魚塘,我們每家都養魚、養鴨子和灰鵝,富裕點兒的十幾家已經買來豬仔了,全按照蕭司令送來那本農書做,叫什麼……”
“爹,叫立體和養!”人群中八歲的小女孩大聲提醒。
“對對“就是養豬、養鴨和養魚在一起,養雞和和果樹什麼的在一起,用雞鴨鵝糞和豬糞和菜養魚,幾個月下來,不但賣了兩輪青菜,魚塘裡的魚也長瘋了,鄉親們都說蕭司令的辦法好,以前半輩子都白活了,想想以前的浪費,就心疼啊!”
老貴叔望向蕭益具,眼裡滿是感jī,到現在他和鄉親們都想不通,一直在城裡長大的蕭司令,怎麼會懂得這麼多農事。
楊庶堪不相信地望向蕭益民:“你也懂農聲……”
蕭益民嘿嘿一笑:“不但懂,而且懂得比很多人都多,小弟還參考歐美各國發表的農業書刊,寫了一份七萬字的農業發展報告,對美國、德國和法國等先進國家的農業技術進行概述和對比分析,結合本省實際提出一系列建議,省議會組織農業專家小組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