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7部分,重返大隋,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衙禁軍最終將是五衛十軍三十萬禁軍編制,而南衙十二衛,將依然保持每衛四萬人的編制。十二衛保持四十八萬的數量。
不過南衙軍與北衙軍是完全不同的,北衙軍是禁軍,拱衛京師以及京畿地區,同時還會駐守在一些大城,定期輪換。北衙三十萬禁軍都將是職業軍人,他們是募兵制,自府兵和邊軍中招募健壯勇武者,是常備軍,有月俸祿米。朝廷提供裝備,是拿薪水的職業兵。而南衙則將完全不同,南衙府兵,依然是朝廷原來的府兵。自百姓之中招募年青強壯者為府兵,然後朝廷授予他們田地。平時府兵在家務農,但做為府兵他們得到田地種田不需要再絞租庸調。只是每年輪番集結訓練,並輪流駐守地方。以及番上入京護衛。府兵得自備武器裝備,沒有軍餉。平時歸屬於各個驃騎府和車騎府,各府有少量的軍官和士官,屬於職業軍人,有薪俸。戰時,朝廷徵調府兵集結作戰,提供糧草,併發給津貼賞賜,戰後返鄉歸家。府兵為終身制,直到五十歲後退出府兵,他們的田可以繼續免賦耕種到死亡,府兵去世後所授的府田退回軍府。
而邊衙的兵則屬於義務兵,每個大隋的成年男丁都有義務服兵役,每個健康的成年男丁需到邊鎮邊軍中服役三年。三年後,未提升為軍官者,退役回鄉。邊軍計程車兵有服役津貼,但沒有薪俸。不過若有表現出眾者,會提拔入北衙禁軍,或役滿回鄉後有機會優秀選為府兵。
王保向易風稟報道,“樞密院按殿下的計劃,打算自各軍中精選二十萬補入北衙五衛十軍,然後剩下的全部都編入南衙十二衛。不過南衙十二衛只有四十八萬的編制,如今除了京畿這幾十萬兵馬,各地還有大約三十萬的在編府兵。因此,最後我們可能會解散掉大約三十萬老弱,讓他們解甲歸田。”
“兵不在多,而在於精。”易風對樞密院的計劃還是持肯定態度的。兵多不代表就軍強,兵多反而最直觀的體現是國家負擔的巨大壓力。易風要把軍隊編入三衙,弄出了三種兵制,募兵制、府兵制、義務兵制,除了分權外,最大的考慮也是出於財政後勤負擔,養百萬軍隊,那是相當恐怖的。透過這種組合式的兵制,朝廷的常備軍只有三十萬,這些軍隊都是募集而來的精兵,拿著薪水的職業軍人。而數量更多的南衙十二衛,則是府兵,除了授給田地,免除田賦外,朝廷是不需要供養這幾十萬人的,他們自給自足,每年保持著足夠的訓練,並且同時保持著四分之一的數量在駐守地方。遇戰事,還能迅速集結起所有的府兵。邊軍採用少量職業軍官配義務兵,更是為節省軍費開支,同時也源源不斷的為朝廷訓練足夠的預備軍,若戰事需要,隨時可以徵召這些服過幾年兵役,有著不錯軍事素養的退役邊兵們。
原來朝廷絕大多數的兵都是府兵,少量邊地的鎮戍兵。易風新建了北衙禁軍,增加了一支數量不菲的常備軍,增加的軍費不是個小數字。不過易風依然堅持要建這支常備禁軍,同時這次還再次擴大了禁軍的數量,不論是國內還是邊疆的形勢,都並不好。而且,易風也不打算只是無為而治,他希望能夠開拓疆土,提升華夏的生存空間。
“該撤的就撤,尤其有一點很重要,對於軍官,等裁撤三十萬人後,就接著對原各軍中的軍官們進行嚴格考核,不合格者都一律裁退。”一支軍隊,統帥是靈魂,士官們是骨架,將軍們是脊樑,裝備就是將士們的膽,缺一而不可。原來軍隊中,許多軍官,都是官員子弟們承蔭入仕,許多根本沒有半點經驗一入軍中就當將軍,真正的外行統領內行。對於這種行為,易風是打算堅決杜絕的。
易風轉頭問劉文靜,“我們現在財政方面還寬裕嗎?”
“殿下需要多少?”劉文靜有些財大氣粗,突厥南下很快被擊敗,叛亂也迅速平定,懷荒的市場很快重開,而且隨著楊林地位的提高,易風控制下的商業貿易也越加的繁榮,商品流通迅速。易風自己名下的諸多產業每天都為易風帶來大量收入,同時懷荒市場與諸城稅制改革後,稅收也大大增多,工商稅關稅是一筆極大的數量。而如今易風執政,關東各地已經初步穩定,新的稅制已經推行下去,新的稅收對於普通百姓並沒有什麼影響,但從各地收上來的稅收都大幅度上升,加上剛經過了夏收,現在易風的手裡確實是糧食滿倉,銀錢滿庫。更何況,剛剛的這場叛亂平定後,又將會有大量捲入叛亂之中的貴族官員們要被抄沒家產,這也是一筆巨大的額外收入。
“儘量多調集一些錢,這次禪位典禮要辦的隆重熱鬧一些。登極之後,順便舉行一起閱兵儀式,搞的盛大一些。然後是授勳儀式,到時要給今年北伐和平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