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部分,重返大隋,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真的只能出去見易風了。大隋極重孝制,以孝為本。而孝,正是講究上下尊卑君臣綱道。易風既然已經認祖歸宗,皇帝都認可了他皇家長孫的身份,那易風就成了楊儼的兄長,而且還是嫡兄。嫡與庶的區別是巨大的,越是皇室天家,這種嫡庶之別就越重要。以前東宮沒有嫡子,因此諸庶子以長幼論尊卑,他也得以在諸兄弟中脫穎而出,成為特別的一個。可是現在,易風將東宮嫡長子的身份一丟擲,哪怕易風還只是個郡公,可他這個郡王卻已經不得不走出馬車,向易風行禮請安了。
這就是宗法時代嫡庶之別。
起身的時候,楊儼的手用力的捏成了拳,指節發白。
長長的幾個呼吸之後,他終於掀開馬車簾子,跳下馬車。
易風這個時候才注意到。楊儼臉色有些蒼白,但個子修長,眉目間甚至和自己長的也有幾分相像。看來當初獨孤皇后懷疑楊儼是雲氏在外面和別人苟和的野種猜測是錯誤的。楊儼雖然確實是楊勇和雲氏在外野合而生,但他確實是天家皇室楊氏血脈。
易風騎在馬上沒有下馬的意思,就那樣居高臨下的打量著楊儼,臉上帶著若有若無的微笑。他其實很期待楊儼不肯退讓,巴不得楊儼鬧的大些,這樣一來,他就有足夠的理由好好教訓一下這位王子。當然。教訓楊儼只是順帶,他最希望的還是以此向楊勇轉達下自己的態度。甚至,他都並不擔心若是教訓了楊儼。得罪了楊勇,這事情傳到楊堅夫婦的耳朵中去。他現在入京後暫住元府,他若是教訓了楊儼,相信楊堅夫婦只會以為是他知道了太子妃元氏的死因。因此做為人子對於雲氏母子的報復。這不但不會成為壞事,反而可能會讓楊堅夫婦理解。
不過楊儼終究還是讓易風失望了,楊儼面對著易風丟擲的殺手鐧,直接就認輸了。
生為一個庶子,對於嫡子骨子裡就是有一種自卑感的。因此當易風說天子已經承認了他這個嫡長孫時,楊儼只能絕望而又無奈的走下馬車,向易風躬身行禮,拜見兄長。
“起來吧。這雪雨天氣,沒事就早點回家看書。別沒事坐著馬車瞎逛。”對這個兄弟,易風可是絲毫的沒留面子,當著兩邊眾人的面,就是一頓訓斥。
被訓了,楊儼卻沒有什麼可反駁的。易風是嫡子,他是庶子,而且論長序,易風也比他大,因此不但是嫡子,還是嫡長子,他這個庶弟面對嫡長兄的時候,就好比君臣之別,根本沒有反駁的餘地。心下恨意燃燒,可此時在大街上卻只能低著頭點是,先前那點想要寸步不讓,與易風激烈交鋒的心思,早退縮沒影。易風一搬出嫡庶長幼來,他就沒有半點還手餘地。
“今日是邀了尚書左僕射高相公的幾位公子還有太傅府韋家的幾位公子,以及太師府李家的幾位公子還有太傅府於家的幾位公子,以及其它不少京師公侯柱國家的公子們,一起約好去灞橋看雪,然後去華清池泡溫湯。”楊儼回道,不過話裡還是一口氣說出了身後馬車主人們的身份,既有朝中首相高熲的兒子們,還有最頂級的幾大門閥中的韋氏和李氏、於氏三大門閥。這其中意思,自然有借勢之意。
易風聽了,只是微微笑著,他當然知道太子能夠一直撐到現在還沒被換掉,除了皇帝的猶豫之外,雖然嫡長是個問題,但主要的還是朝中有許多人支援著楊勇,或者說是有許多人和楊勇的利益早就連結在了一起。比如說當朝首相尚書左僕射的高熲,擔任百官之首十幾年,其在朝地位之高前所未有,高熲的三子就娶了楊勇的女兒大寧公主。而楊勇也還娶了高熲的一位同族本家女子高氏為良娣。良娣是太子東宮裡僅次於太子妃的太子妾,正三品。正因為這種相互聯姻,使得高熲成為楊勇最有力的朝中支持者。
而韋家,也是大隋最頂級的門閥之一,韋氏一門,子弟在朝為官者無數,當年韋孝寬更是親征掛帥,率領韋氏子弟為楊堅掃平了起兵護周的北周三總管尉遲迵等人。韋家為楊堅篡周立下汗馬功能,偏偏為楊堅猜忌的韋孝寬又死的早,平定叛亂沒多久就死了,因此隋朝一立國,韋家立即得到豐厚的報酬。韋家封了多個國公郡公縣公,上柱國大將軍總管刺史等更是無數,甚至還多個子弟數次出任朝中極重要的吏部、民部、兵部等主官職務。朝廷在各地設定的四大總管,有三個是由親王坐鎮擔任,唯一不是親王擔任的荊州大總管一職,就是由韋家的韋世康擔任。由此可見韋氏的強盛,楊廣不久前,就親自為次子豫章王楊暕求娶韋孝寬侄子營州總管韋衝之女,與韋氏聯姻。而楊勇也一樣跟韋家聯姻,早在楊廣與韋衝聯姻後,就立即也跟韋家聯姻,把自己的女兒豐寧公主許給了韋孝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