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部分,一代武后,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知曉?”
雖是三關邊防,掌兵的將軍勢力一向橫起來比當知府的還說得上話,但事實上從官制上而言,兩邊卻是進水不犯河水,只要不是野心勃勃的將軍,都沒插手邊關政務的道理。
魏侯是隻會打仗的武瘋子,自不會管三關裡的政務,常將軍就太孫吳見這一面就知曉跟魏侯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也不是個會多管事兒的。
如此,當年御史參魏侯那一樁,太孫吳當然知曉蕭安的意思,道:“此事重大,恐需得快馬加鞭回去與祖父說個明白了。”
三關裡再愁也還有南魏及楊家三爺在,在座的眾人,倒是被太孫吳提醒才想起有個那麼個德行的陛下。
這邊關之事越是重,就要越請示他方行,否則日後被當今覺得太孫獨斷專行,他們這些跟著的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自己的孫子自是千好萬好的,都是別人帶壞的,可不得下人遭殃。
這個鍋,在座的可就是誰都不願意背了。
太孫吳算是瞭解自己那個皇帝祖父的,提筆之中便顯得十分恭敬及對此事的頗為無措,將一切要與自己祖父做主,只在末尾微微提了提自己的看法,覺得這已經到了事涉三六九關的地步,然而具體如何,最終還是由皇帝定奪。
就是心中抱怨自家皇帝祖父當另挑一人來三關掌軍這種腹誹,太孫吳在信中也半點不露,連劉希庭在三關多年威望過高根基根深蒂固的話也沒說出來一點。
待得太孫吳將呈給皇帝的信寫好加蓋了私章,才又回了大廳與眾人道:“情況緊急,京中所帶人馬,畢竟與六關地勢不熟,我欲令單凌領頭帶邊關幾位士兵一道前往京城送信,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這一下,就是柳貞在心裡也發現太孫吳真不是他以為的那般關在東宮裡久沒見過世面的皇孫了。
蕭安將單凌帶隊保護他的安危,太孫轉頭就將這般大的事情交給了單凌,這不只是對蕭安的示好,準確的說蕭安這單純的孩子不需要多示好,而是對著單凌那一隊人馬的收攏。
要單凌那一隊兄弟,見到自家老大被重用,焉有不更忠心的?
在這谷陽城中,有蕭安在,單凌正好是可外派用的好時機。
更莫說邊關裡的那幾人,就算此時還不知道太孫的身份,然而也知曉這是位貴人,要得了他的看重,等到太孫揭曉身份那一刻,回到邊關的那幾人會如何在軍中散佈太孫的英明?
軍中事柳貞一個白身自然沒權利管,常樂這般心思簡單的就是太孫說一他不說二,在這腦子簡單的人心裡,只覺得太孫是代表著皇帝來的,他是在替皇帝打江山,當然是代表皇帝的太孫說了算,完全沒有覺得皇帝與太子、太孫之間到底還是有些不同。
這些小事雖是看得出太孫吳不是個沒城府的皇孫,但無關大局,柳貞自己也沒討嫌到去與常樂說這些空話,只與魏氏互看了一眼,回眼見到張公公意味深長的眼神,也只互相來去了一番。
既然都覺得太孫是有城府的,自是以後更加恭敬而已,過了這一樁,大家各奔東西,誰還管誰真誰假?
只不過柳貞倒還真有些話想與太孫吳提醒一番,“公子覺得此行用驛站可行?”
驛站送信乃軍中專用通道,也是最為穩妥與快速到達京中的一條線,柳貞這般說倒是讓太孫吳愣了愣,“柳先生有何高見?”
柳貞直言道:“此行恐要喬裝別路方行。”
“喬裝?”太孫吳訝然。
柳貞與太孫吳道:“公子自是不知,那泰安米鋪的老闆素來狡詐,此番太孫儀仗已到三關,而六關裡私開的鐵礦又被趙大郎發現,他之前去了京中,想來此時也當得了信兒,第一件事要做的怕就是關注三關與六關一路的驛站。”
關注了驛站,下一步要做的事兒,說不得就是劫殺送信的兵士,好掌控先機。
太孫吳萬沒想到有這麼一出,失聲道:“不過一介商賈,他敢?”
張公公卻是道:“公子有所不知,這天底下,就是為了爭一個銅板也能打死人的,何況這私開鐵礦、走私兵器的暴利?下臣當年尚在民間時,也曾見過有生意人能拉下一縣縣令的。”
坐在雲端上的人,只當商賈低賤,不將人看在眼裡,然而哪知商賈的行事,卻是也能掀起腥風血雨。
太孫吳被張公公這麼一說,便想起了始皇帝的呂不韋,代代朝廷都將商賈列為下等是為何,這才覺得自己一直在輕敵了,頓時有些耳尖通紅,不由得抱拳感激道:“多謝張先生提點。”
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