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部分,大唐城管大隊,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名駝背的老者跟在徐陽身後諂媚的說道。
“嗯?”徐陽搖了搖頭道:“這鐵軌就是需要大量的金屬,省不得,也不能偷工減料,要不然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了。”
老者急忙如小雞啄米般點頭。
徐陽從火車外面仔仔細細的觀察了一圈,還好,沒有和後世的蒸汽火車有太大區別,畢竟圖紙都是一樣,現在雖然只有一個火車頭,可是也正是邁出了大唐科技研發的第一步。
摸著富有質感的鐵皮火車,徐陽拍了拍老者的肩膀說:“老趙啊,你做的很好,本郡爺現在想看看這火車啟動,快快叫人把蒸汽機點燃,鍋爐燒上,轉上一圈我看看。”徐陽顯得十分興奮。
“這。。。。”那駝背老者面露難色,“其餘的人都到齊了,只是那負責蒸汽缸的人沒來。。。”
“哦?這是為何?”
ps:終於可以恢復更新了,感謝那些繼續支援的書友,後面的劇情一定會更精彩!
第二十七章秦王2。0版
歷史總是有著強大的慣性,即便徐陽這隻小蝴蝶已經竭力的扇動翅膀,可是依然不能改變歷史的本源和人心的本質。
李程乾‘不負眾望’的開始走上了成為“惡少”的道路,和歷史的節點幾乎一模一樣。
當初徐陽第一次見到年幼的李程乾和李泰時,面對著兩個溫文如玉,舉止有禮又長相可愛的兩個皇子,絲毫看不出來兩人一個是日後謀反嗜血的惡太子,一個是說出殺子傳弟這等昏話的傻王爺。
不過本著萬無一失的方案與策略,徐陽依舊決定向這兩位日後攪動大唐風雨的兩個人物灌輸一些後世的知識文化,並且讓這兩位皇子進入南山書院學習,希望能讓他們兩個別再像歷史上一樣為了一個皇位整出來什麼么蛾子。
可是中國有句古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歷史慣性如同剎不住閘的汽車,仍是按照原本的歷史路徑向前。李程乾的個人史就生動形象的闡述了這句話的意思。
李程乾小時候,天性聰敏,舉止得體,李二十分喜愛他,這才會毫不猶豫地立他為太子。
事實上,李二真的是在把李程乾當做指定繼承人來培養,任命德高望重的李綱為太子少師,御史大夫蕭瑀為太子少傅,讓他們負責教育太子。
為了培養帝國的主人,李二也是耗費了大量的心血,考慮到“自古侯王能自保全者甚少,皆由生長富貴,好尚驕逸。多不解親君子遠小人故爾”便命令魏徵輯錄古來帝王子弟成敗事蹟。整合一本《自古諸侯王善惡錄》。讓太子和諸王學習。希望他們能見賢思齊,聞過則改。
李二後來還對太子予以重任,每一次出巡行幸,都讓太子居守監國,從貞觀四年起,更是“庶政皆令聽斷”,每次太子視事,李二都讓李綱和房玄齡侍坐。以便現場指導。
可是李二越是這樣,歷史上的李程乾就越不爭氣。
少年李程乾,雖然稱不上奇才,卻也“頗識大體”,表現出了一個守成之主的基本素質。照這樣發展下去,李二就沒什麼後顧之憂了。
但就像那句古話一樣,好苗子未必一定能成才,更糟糕的是,歷史上的李程乾的發展方向可不僅僅是“泯然眾人”而已,他朝著“惡少”的方向一路飛奔不回頭了。
長大後的李程乾就開始變的驕奢淫逸。極愛聲色和田獵,排場花費很大。但這些也還罷了,關鍵他還有一些奇特的愛好。
歷史上的他在東宮做了個八尺高的銅爐和六鼎大鼎,招募一些逃亡官奴偷盜民間百姓的牛馬,然後親自下廚烹飪,與寵臣一同吃掉。簡直不是一個太子能做出來的。
他還極為痴迷突厥文化,自學突厥語,穿戴突厥服飾,挑選身邊容貌像突厥人的侍臣,分五人一組,讓他們梳上辮子,穿上羊皮襖趕羊。
好好的東宮不住,在東宮裡搭帳篷住,製作了五個狼頭旗及長條旗掛在帳篷外,經常親自抓羊烹飪,抽出佩刀割羊肉吃,還玩哭喪的遊戲,他自己裝死去的可汗,讓僕人模仿突厥的葬禮給他哭喪。
當時僕人們紛紛嚎啕大哭,騎著馬圍著他的“屍體”跑,還貼近他的身體,用刀劃他的臉,過了很久,他才坐起身,意猶未盡的說道:“等我一旦擁有天下,我會親率數萬騎兵狩獵於金城西面,然後解開頭髮做突厥可汗,委身於思摩,功業絕不會屈居人後。”
徐陽當初查歷史的時候,怎麼都不能把說出這樣混賬話的傻逼與那個溫文爾雅的小皇子聯絡在一起,他只能歸咎於李程乾現在還小,還沒有受奸人蠱惑,所以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