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部分,興漢,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霍光遂廢棄昌邑王,迎戾太子之後,立以為天子……”

“且近代以來,先有蠢吾侯入主天子之位,後有解瀆亭侯登基大統。有謫則立謫,有賢則立賢,然若是謫、賢皆無。則迎天子於民間。此本即是我漢家制度,況丞相乃魯恭親王之嫡後,有何不可!”

法正義正言辭,荀彧知道他可能早有準備,便接著問道:“如何廢?”

“召集三公群臣於宮中,宣佈天子不賢無能之罪!”法正回答道。

荀彧問道:“如何立?”

“本是一家,禪讓即可。無賢之君,既不足以蕩平亂世,遂禪讓於有賢之君,此安護漢家宗廟之善策。”

至此,荀彧以前的所作所為就完全徒勞了。身為劉琮軍師的法正居然能夠當著荀彧的面說出了這番話。不管這是法正的想法還是劉琮的。都已經不重要了。劉琮代替劉協只怕是遲早的事情。荀彧黯然的低下了頭。現在的他是那麼的愈發無助。

法正勸他留下,居然提出了廢立天子!仔細想想法正的話也沒錯。你荀彧不是畢生志願就是輔佐君王麼?如今皇帝無能,劉琮取而代之,你就不用歸隱山林了,繼續輔佐劉琮吧!

這是一場無硝煙,卻直插本心的對話!交戰的雙方是目前襄陽朝廷當中極具分量的兩位智者。

由誰廢、廢誰、立誰、因何廢、因何立、如何廢、如何立。荀彧看似咄咄逼人的七句短問卻被法正化於無形,廢立之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展現在荀彧面前。法正的七句回答,猶如七道驚雷直插荀彧內心,令他幾乎神魂失拒!

兩人停歇下來時,荀彧一身冷汗,莫不是這個時候劉琮就要取而代之嗎?他是如此急不可耐,比曹操還有過之?

“孝直,此話只能在你我之間說說,切不可外傳……”

“大人請放心,若不是為了留下大人,正也不敢如此大膽。在正看來,大人之於朝廷和天下的重要性,遠勝當今皇帝。正並非輕薄之人,此番言語此前也從未與我家主公提起。但大人是明白人……”

“呵呵……”聽法正說這番話也是臨時起意,荀彧鬆了口氣接著說道:“孝直為主公辦事,無所顧忌,勇氣可嘉!可誠如孝直所言,荀某當初離開曹操豈不是大錯特錯?你家主公不過佔據兩州,而曹操卻擁有幽、冀、兗、青、徐、豫、司隸、關中等地。

那曹孟德也絕非草包,誅呂布,驅劉備,斬袁術,收張繡,破袁紹,哪一個對手是等閒之輩?若是荀某入孝直所言,只是一味的追求賢能主公,又何必捨近求遠?”

荀彧不愧是一個政治家,就演算法正說得滿腔熱血,吐沫橫飛。但荀彧依舊十分冷靜。是啊,按照法正的說法,這天下能者居之!那麼曹操已經向天下人證明了他的才華。荀彧有何必捨近求遠呢?荀彧在曹操軍團可是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功臣!他如果早就和法正所說的那樣,曹操也不至於與他鬧翻!

“大人,曹操的實力確實比我家主公要強大。可大人還記得高祖皇帝麼?秦人失鹿,天下人逐之。先有陳勝、吳廣,後又項梁,可是最終是高祖贏得了天下。

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光武帝在家鄉起兵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實現了漢室中興!

如今的曹操只不過是當年的項梁、王莽而已。能夠安定天下,復興漢室的唯有我家主公!大人,如今天下之勢,與高祖、光武帝當年是何其相似?大人何不早些迷途知返,從龍建功更待何時?”

“哈哈,沒想到孝直真是長了一張利嘴啊。好一個項梁、王莽!好一個高祖、光武!果真是麾下丞相第一謀士啊。荀某佩服!只是荀某以為漢室氣數未盡,皇帝雖然失德,卻沒有到非廢不可的地步。孝直如此慫恿荀某,就不怕荀某將你押入大牢?要知道彧現在還是御史大夫!”

“大人,正如此只是為了大人前途,為了天下蒼生。相信大人能夠理解。何況廢立只在一念之間。大人只知道終於當今皇上,昔日陳留王。可曾還記得弘農王、少帝劉辯?

大人有濟世之才,卻要隱居山林。就算大人自己願意,怕是也不能得償所願!前路已明,大人若是執意如此必將落得不仁不義……”

“孝直莫要危言聳聽,荀某歷經亂世,一直行得正,坐得端,不仁不義何從談起?”荀彧以為法正在廢立天子的問題上無法說服自己,便又要叉開話題。

“正所言絕非虛言!近漢室朝廷衰微,已是不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