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部分,興漢,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的是非之地,就不能太聰明,劉琮什麼心思,黃權什麼心思他們不好猜,唯一的辦法就是遇事便稟告黃權,而不是自作主張或者通知他人。

在蔡琳的堅持下,劉琮還是同意了給劉琦請醫官,並讓劉修帶著去。醫生能治病救人也能殺人,這些不用劉琮下令,如果黃權有安排,劉琦躲得過初一,絕對躲不過十五。劉琮也不希望劉修被人利用。

其實劉修在冷江下來,又被蔡夫人叫到屋內劈頭蓋臉的訓了一頓算是明白多了,至少目前的局面不是他能左右的。兄長相爭已經有了結果。而對於有這樣一位兄長的存在二哥的苦惱應該比自己多。

而那個根子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人是什麼目的呢?二孃反覆提醒自己注意此人又是什麼意思?

在劉修看來,如果不算上劉琦,二哥和自己以及小妹劉雯之間倒也算得上,尤其是在小妹劉雯出嫁之後,二哥對自己的關心明顯增加了,只是一直不讓自己出仕讓劉修有一點點鬱悶。

劉琮得知黃權更換了守衛也不再管此時,而是求蔡夫人給劉修張羅親事。這樣的半大不小的愣頭青,最好還是讓他成家。或許能夠更加快速的成長起來。

這其實也不是一件小事,劉修的xìng格脾氣很怪,一般人不好相處,他喜歡高高在上指手畫腳,這和他是劉表的兒子很有關係。但現在是什麼年代,什麼局面。那裡論得到他這樣一個小青年呢?而劉琮雖然與劉修管不錯,劉修畢竟鮮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這襄陽的大戶肯不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劉修還另說。

而要是一般人家的閨女劉修恐怕也看不上。

第205章 法正來訪

襄陽的夏天也是十分悶熱,不過讓劉琮感到高興的是伊籍派人傳來訊息,即將回到襄陽,同行的還有益州使者法正*法孝直。

對於法正,劉琮更是敬重不已,他甚至覺得可以不得張松,可以不取益州絕對不能錯過這蜀漢第一謀士!

法正原為扶風郡人。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

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松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建安十三年(208年),張松出使曹cāo,歸來後勸說劉璋與曹cāo斷絕來往與劉備交好。不久後曹cāo在赤壁戰敗,劉備勢力得以壯大。劉璋於是問應該讓何人出使劉備,張松於是舉薦法正。法正一開始辭讓,後來不得已只好前往。

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法正覺得劉備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後,遂與張松密謀協規,決定暗中戴奉劉備為主。

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cāo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rì。被追諡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魏國的程昱和郭嘉。

更為難得的是法正與荊州文官將領之首的諸葛亮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兩人同為劉備股肱(先主傳雲: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雖然xìng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諸葛亮總理後方政務,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

後來劉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群臣大多進諫,皆不聽從。章武二年(222),大軍戰敗,退回白帝。諸葛亮感嘆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足見法孝直在劉備和諸葛亮心中的地位!這段話反映了歷史上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受信任程度勝過諸葛亮,一代名相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樂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嘆息法正不在的遺憾。

如今劉備不再,劉琮鎮守荊州,劉璋竟然派法正作為使者,劉琮自然要費盡一切心思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荊州與益州的不同之處。能夠說服法正更好,就算不能說服,也要讓其心動。如果能夠得到法正,何愁益州不定,那龐統自然也會低調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