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7部分,重生之大明國公,套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的人則是直接北上。當然了,這個理由也是很多的,畢竟以往這裡也受到過這種威脅,雖然不多,但是有過。可是每一次,去到濟南府之後,當地的府尹好幾次都是推脫半天,就是不開倉放糧,救濟百姓,非要等到朝廷的文書下來了才肯。

一路之上,河間府、真定府、保定府,這些難民全都沒有停留,而是直奔著京城而來的。這也是有原因的。雖然說,京城乃是天子所在之地,這些流落到此的難民自然是不可能輕易進城的,以免他們擾亂治安。這也不是看不起人,只不過幾千年以來的經驗告訴統治者,這人只要一聚集的多了,必然會鬧事。

但是,同樣也是因為這是在京城,所以也有好處。當皇帝知道了有難民在城外的時候,絕對會馬上下令開倉放糧救濟他們。甚至於,在皇帝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有當朝的大員們下了決定了。畢竟京城重地,不論是城內還是城外,都是絕對不能夠允許出亂子的。就算是這裡有著重兵把守,但是亂子一起的話,軍隊即便是來鎮壓,這些也都是普通的無辜老百姓而已。

雖然說有些難言,可是這些受了水災的人不遠長路,一路上的州府都沒有留下來,卻是憑著命的想要到京城。這種情況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對於皇帝和朝廷的一種信任。倘若是置這種信任與不顧的話,將來這國家還如何能夠治理!

總之,這個道理誰都明白。所以,只要是有受了災禍的百姓來到京城,那就絕對是會有口飯吃的,雖然未必能夠填得飽肚子,但是也絕對不會餓死。再加上又衙門從旁協助,甚至於還有軍隊再一旁看著,混亂的場面也是很少會發生的,即便是有也馬上就會揪出帶頭鬧事的人,將事情壓下去。

當然,開倉放糧的不僅僅是衙門。或者說,只有衙門可以用開倉放糧這四個字。其他也有很多的人,有的是大戶人家,做生意的或者是家中殷實的。有的則是朝中的官員,當然,這是少數,畢竟朝中的官員俸祿並非太多,如果這個時候爆出來很多東西,豈不是不打自招,說自己手腳不乾淨嗎!

當然了,朝廷也不會白白地讓那些自願出資救助災民的人掏腰包。不過,以前大都是下發一份文書,以表其功德。說實在的,那就是面子上面的東西,並不是什麼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或許過個幾百年,能值不少錢,但是現在卻沒什麼。

但是,這是一個以皇權為主導的封建時代,對於永遠出在社會最底層的商人來說,面子這種東西是最重要的,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點能夠為自己臉上增光的機會。

再說了,大明朝除了海商之外,對於一般的商人從來不收賦稅的。這些佔了極大便宜的商人,也是要摸摸自己的良心來做事的。當然,也不乏那種摳門至極,黑心無比的人,不過總的來說,那也是少數了。

張凡如今就在南城門外。話說,張凡當年得了隆慶的那些賞賜,雖然算不上發愁,但是想要將那些錢財都花銷掉,恐怕也得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了。而趙氏也從來不看重這些東西,夠用就行。其他的她也是拿出來救濟窮人。對此,張凡自然是沒有反對的道理。

當然,趙氏即便是沒有讀過書,也明白很多的道理。過猶不及就是其中一個。在南城門外,常年都有著張家擺著的施粥場所,但是從來不會太過了。

如今,難民湧到此處,趙氏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後,非要親自過來。所以,如今張凡也是身在此處。

看著母親穿著一身普通的衣服,面帶笑容地親自為人盛粥裝米,張凡心中有些不太樂意。倒不是他看不起被人,只是他覺得這種事情,沒必要讓母親親自來。再說了,母親雖然年不過四旬,但是畢竟不如年紀輕的人有力氣,速度也要慢上不少。不過張凡不敢去勸,之前試過幾次,都被瞪了回來之後,他就不去觸黴頭了。

一旁還有茹雪,只不過她什麼也沒有做。倒不是她矯情,實在是她也做不了什麼。而且趙氏也吩咐了,叫她不要動手。張凡也是多次勸她回去,但是茹雪從來沒有說過不願,只是回以張凡一個微笑。看到那幅表情,張凡就沒什麼詞了。看來,趙氏的優良傳統,張家以後又有人要繼承了。巧合的是,兩個女子都算是外人。

駱靈兒如今臨盆在即,那是說生就要生,隨時都有可能的。連下地都苦難的她,自然是不可能來的。而映月和昭雪兩人,卻也沒來,她們的理由是要去寺廟為這些受了災的百姓們祈福。

對此,張凡是相當的懷疑的。他雖然也能肯定,兩人必然是會去寺廟上香的。可是上香,給些香油錢,再聽老和尚神神叨叨幾句話,總麼算也用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