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8部分,重生之大明國公,套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樣可以不贊同。
不過這件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畢竟入閣之事關係重大,不是說靠著張居正這麼一個內閣首輔大學士的推舉就能讓他成功入閣的。對於朝中的人來說,不需要他們贊同,但是最起碼他們也不能反對才行。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得到掌權者的點頭才行。
而現在,掌權者是李太后。也就是說,張四維能不能夠入閣,就是要看李太后點不點頭了。而在張居正提出來希望張四維入閣的事情之後,李太后對此顯得很是贊同。當然,用很是贊同來形容倒是有些不應該,畢竟當時的情況是,李太后得知了張居正推舉的是張四維之後,只是問了問其他的幾個大臣張四維的人品學識如何。
張四維的人品學識如何,自然是毫無問題的。雖然這些人其中不乏有人不希望張四維入閣的,有的是不喜張四維,有的則是想要取而代之。但是旁邊還有這麼多人在,這些人自然是不能公開歪曲事實,張四維無論人品學識,皆是上上之選,資歷也夠,入閣自然是沒有問題。
當時的這些人當中,恐怕只有張居正、張凡跟李太后自己知道,這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當然,還是張四維,也是早就被張凡告知了這件事情。
而李太后在詢問過了之後,也只是說了一句:“既然如此,張四維晉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畢竟,內閣之事非同重要,自然是要早早確定人選才行。
雖然說,李太后只不過是說了這麼雖然有用,但是平淡無奇的一番話。不過她這樣想也不想,就馬上答應下來了,在馮寶看起來,這就是非常贊同的意思。
這麼一來,馮寶不由得考慮起來。這簡直不像是那個慎重非常的李太后會做的事情,更像是她早早已經打定了主意的樣子,只不過是接著張居正說出來罷了。
於是,馮寶在震驚之後,也就不由得考慮起來了。本來他是想要反駁的,但是因為李太后一直吊著他沒有給他懲處,所以這段時間小心慎重的他就打算先想想在說話。但是他這麼一考慮,卻是發現,事情就更加不能反駁了。
李太后很明顯是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要讓張四維入閣的。或許說,張四維入閣之後,當真是能夠給予張居正巨大的助力。但是李太后並不傻,她明明知道馮寶跟張四維之間的問題,一旦張四維入閣,他就有了能夠跟馮寶較量的身份,這麼一來只會更加混亂。
而在馮寶看來,李太后之所以會同意這件事情,更加像是在警告馮寶。或許也可以說,這就是李太后對於馮寶的懲處了吧。或許,聽起來這個懲處實在是給的有些太重了。李太后這麼做,等於給馮寶敲了大大的警鐘,而且還不是一棒子買賣,而是長久持續的一種方式。
畢竟,如今朝中,張凡能夠跟馮寶叫板,但是即便是李太后也看出來,張凡是一心想要輔佐朱翊鈞,所以並不準備太過拋頭露面的。而其他的,如葛守禮那幾個,如今都是年事已高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哪時候就會致仕回鄉了,不過也絕對不會長久的。而別的人就沒有了。
如今,張四維入閣之後,看無疑就是成了一個能夠壓制馮寶的存在。在過得兩年,等到張四維在內閣之中站穩了腳跟,也就完全有這個能力了。
馮寶把這件事情當成了李太后對他的敲打、懲處。雖然心裡面也有些怨李太后的手段太重,但是他卻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接受。不過事實上,他接不接受又如何,只要李太后情願,他一個馮寶還無法左右。
但是,這實際上就是馮寶沒有看明白的地方了。而對於這件事情,張凡倒是能夠看的很清楚。甚至就連張居正也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才會去推舉李太后的,因為他知道,李太后必定是會答應的。
道理很簡單,因為李太后是個權術高手,她對於平衡勢力這種“太極拳”最是得心應手了。
若是再加上原本歷史上的五百年之後,李太后倒是能跟另外兩個女人相提並論一番,一個是武則天,一個是慈禧。不過,相提並論只不過是說她們的實力,卻並非地位。
武則天是一個權術高手,但是同時,她也是一個治國能人。而且武則天本人明白這一點,所以她才敢以一個女子的身份登上皇位。
而慈禧,自然是個權術高手,宮中弄權者無出其右,最後那些想跟她對著幹的人不都是被她整下去了嗎?不過慈禧並不是個治國能忍,所以,那個本就是千瘡百孔、風雨飄搖的滿清在她掌權之後,更加加劇了惡化。
而李太后實際上跟慈禧差不多,她雖然沒有做過很多事情,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她玩弄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