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部分,亂明天下一根釘,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不能排除這是皇太極為了謀取寧遠而耍的一個大陰謀。
如果皇太極本人不在入關的八旗軍中,或者說入關的八旗軍實際上只有一兩萬人,而其餘的多是蒙古人,那遼東精銳一走,建奴必然趁機攻取錦州和寧遠,甚至是山海關。
不論如何,這一手都非常厲害。
一切都佈置完畢,十一月初一,袁崇煥帶著寧遠的五千關寧鐵騎到了山海關。與此同時,祖大壽率領四千鐵騎則進了寧遠。
初二上午午時,帝的聖旨到了山海關,但袁崇煥卻沒有立刻入關,他在等,在等趙率教的訊息。
初二傍晚,訊息終於來了。
趙率教在離開三屯營的候,他派了一名親信將校迴轉山海關,說明情況。
這非常重要,們沒能進入三屯營這個意外也就極大地意味著遵化和三屯營都守不住,身為統帥,袁崇煥勢必要另謀對策,早作打算。
崇煥沒能見到那名將校,他死了,死在了永平,他跟永平守將李三成說明了情況之後就死了,累死的。
永是受趙率教節制的關內城防,李三成不敢怠慢,立刻命人飛馬去山海關報信。
知道朱國彥閉門不讓趙率教入城,袁煥氣的幾乎目眥盡裂。聽到這個訊息,比聽到建奴入關更讓袁崇煥心驚,他太在意趙率教的安危了。現在,袁崇煥唯一的期盼是入關的不是八旗軍的主力,而真是皇太極在跟他耍陰謀。
但這個可能……崇煥恨的心都要蹦出血來。
壓下心頭的憂慮和怒火,袁崇煥繼續按兵不動,同時開始調整部署令祖大壽調集重兵,做好一切入關的準備。
如果皇太極真的入關了,如果趙率教戰死,那不論在公在私都將是殊死一搏!
范文程看的很準,遵化確實亂了,但這也沒什麼奇怪的袁崇煥當年守寧遠的那會兒也是這個樣子。只不過,那時袁崇煥能夠彈壓下去,但這一刻,在遵化,別說王元雅沒這個心,就是有這個心,他也沒這個力。
望著城內冒起的滾滾濃煙,范文程道:“大汗們可以攻城了。”
皇太極這方面的經驗還有限,他有些不解,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范文程笑了,笑的很開心,他道:“大汗,進城後您就明白了,一定會有人來跟您這兒邀功的。”
皇太極也笑了,笑的也很開心。
初三未時,攻城戰開始了。
攻城戰開始了,皇太極和范文程卻笑不出來了,他們萬沒想到,攻城戰竟然是這樣的慘烈!
三波潮水般的攻勢次被擊退。
還好,遵化城中內亂又起火的地方越來越多。皇太極下令,繼續猛攻。他清楚給這些人緩過氣來,清除了內奸城之戰勢必會更加艱難。
薄暮時分,前鋒終於突破了城牆,洞開了西城門。
皇太極鬆了口氣,他以為攻城戰結束了,但他錯了,攻城戰現在只是進入了下一個階段而已。
如今,參與抵抗的,平民要比士兵更多,他們在各個街道、小巷裡,與搭子兵殊死搏殺,直至流盡最後的一滴血。
人真是奇怪的動物,在這樣的時候,王元雅也變了,他這個文弱書生竟然也濺的滿身是血。
那是韃子兵的血。
身邊已經沒有了一個人,喊殺聲似乎遠了,又似乎更近了,王元雅一個人回到了巡撫衙門。
他從容走進衙門,從容走進書房,又從容地將一條白綾懸在房'上,接著朝東城城門的方向拜了三拜,隨即踏上高凳,將頭伸進已經挽好的結裡。
城破了,一路行來,皇太極的臉上沒有絲毫喜色。這一戰,他們竟然付出了五千傷亡的代價。只不過,這五千傷亡的多是蒙古人而已。
屠城之後,皇太極沒有立刻進兵,他下令軍隊就地修整。
初三,夜,距三屯營還三十多里,袁崇煥派出的探馬遇到了趙率教派回送信的人: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士兵,他是四千輕騎中年齡最小的。
青年名叫李雙虎,趙率教給他下了死命令:不管發生了什麼事,他的任務就是把發生的事告知大帥袁崇煥。
探馬是懷抱著李雙虎回到山海關的。
“大帥,您一定要給大將軍報仇啊!”一見到袁崇煥,李雙虎哭跪在地,泣不成聲。
一見到李雙虎的神情,袁崇煥就一個趔趄,差點跌坐在地上。及至聽到李雙虎的話,袁崇煥好懸沒有疼昏過去。在遼東所有的將領中,袁崇煥最器重的就是趙率教,而趙率教也從沒有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