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部分,亂明天下一根釘,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也可以如此嗎?”

陳海平愣了一下,隨即就明白孫傳庭說這句話的意思。這個大舅哥確是牛人,總能想到一些別人想不到的東西。

這個想法確實是妙!

淮南之橘和淮北之枳,指的是那六個派往遼東的太監劉應坤、紀用等人。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六個銜魏忠賢之命而來的太監會是什麼好貨色,但奇怪就奇怪在這,這六個太監非但沒有搗亂,反而起了大用,更難得是領頭的太監紀用竟然親冒矢石,親自上城頭指揮。

這其中當然可能有其它各種因素,但袁崇煥的作用絕對是主導的,六個太監的變化,尤其是紀用,必定是受了袁崇煥,以及袁崇煥帶領下的遼東軍民的激勵所致。

陳海平記得,那一世有人寫了一部《袁崇煥評傳》,說袁崇煥是一團火,能感染和激勵他人。

袁崇煥確實是一團火,在極端困難的局勢下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但是,但是,還是那句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袁崇煥也是如此。

陳海平可以壓下對任何別的人、事、物的好奇心,但對袁崇煥不行,他早已吩咐過王仲然,責專人打探有關袁崇煥的一切。

他手裡有世界上袁崇煥最詳盡的資料,陳海平覺得袁崇煥幾乎那兒都好,公正、無私、廉潔、勇敢,待人熱誠,有能力、有幹勁、有主見,認準的事情就不計個人生死榮辱,堅持到底。

袁崇煥可以說是一個缺點極少的人,但沒有人是沒有缺點的,袁崇煥身上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有主見太自信了。

過猶不及,袁崇煥讓自己的主見和自信矇住了眼睛。或者,也可以這樣說,袁崇煥缺乏孫承宗那樣的成熟老練的政治智慧。

這是所有悲劇的根源。

不想太深談這個問題,陳海平淡淡地道:“袁大人不世人傑,讓個把太監偶爾轉轉性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陳海平說的有趣,但孫傳庭這會兒沒什麼心情。沉吟片刻,他又道:“寧錦之戰後,建奴再也不會攻打山海一線了,如果我們加快統和蒙古的步伐,那就會把建奴牢牢困死。”

輕輕搖了搖頭,陳海平道:“有我們在,不論其他方面的形勢如何變化,建奴都已經完了,我們沒必要為了他們而改變我們既定的方針。”

孫傳庭掌管歸化這麼久,他當然清楚這支全新軍隊的戰鬥力有多強悍,他甚至可以肯定,這是一支世上曾經有過的最強大的軍隊。

這支軍隊是陳海平一手締造的,也是為他而存在的,只要陳海平一聲令下,孫傳庭完全相信,他們之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捨死忘生地戰鬥到最後一息。

即便是普通人萬眾一心,對於對手而言,那也是極其可怕的事,何況是這些受過嚴酷訓練的強悍戰士。而且,這些戰士對陳海平又豈止是萬眾一心這麼簡單,在“萬眾一心”前面再加上“瘋狂的”三個字才算形容的貼切些。

所以,陳海平說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不知為什麼,孫傳庭心裡突然升起了一絲無力感。凝望著暮色裡歸巢的倦鳥,默然片刻,他直言道:“海平,我覺得限制君權,甚至是把君權完全架空,只把皇帝當作一個尊號,這樣也可以讓天下這隻鹿歸公,再沒有私人可以去競逐。”

“您說的對,但是,大哥,我不認為國家衰弱的根本責任在皇帝,因為最終的權力並不在皇帝手裡。”

陳海平說過,孫傳庭有些艱難地道:“在‘官’手裡。”

“對,但還不準確。”陳海平道:“準確地說應該在地主和商人手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析(下)

這個時代,地主也是商人,商人也是地主,他們基本是一體的。

陳海平繼續道:“大哥,我仔細研究過宋代和我朝的官僚系統,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孫傳庭也是大學問,對這個題目自然很感興趣,何況是這個妹夫提出來的,他自然更好奇:“什麼現象,說來聽聽。”

陳海平道:“大哥,如何對待民間的才智之士始終是一個王朝統治是否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宋以降,出身平民的讀書人越來越多,做官的自然也就越多,趙宋採取優渥的待遇籠絡他們。這樣一來,他們就脫離了原本出身的階層,整個官僚系統相對而言是獨立的,是站在皇家的立場說話的。對他們個人而言,國家收取的稅負越多,他們的高所得不僅有保證,而且還能從中得到更多,因為政策都是他們定的,只要國家有錢,隨他們怎麼分。所以,透過他們,皇家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老是穿進同一本書

卜喵

我的桃花姑娘

桃子草莓笑

傾狂召喚師,妃要逆天

妖怪殿下

豔情短篇合集

一意孤行

我為人族

希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