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部分,亂明天下一根釘,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停給贍米、罰跪、罰款、杖責、宗譜除名、驅逐出境、送官究辦、私刑處死等等。
此外。族長還有理爭端、調停爭端之權。而且對族長地裁決。任何人不得異議;兄弟分家、立嗣繼承、生子取名都必須得到族長認可;族人婚喪等事。族長都可以干預。
總之。在農村就沒有族長管不到地事兒。
不管有多支援陳海平。所有人都懵了。他們雖然不清楚要怎麼做才能破除農村地宗法族長制。但知道陳海平一旦真要這麼做。那整個農村非翻天不可。
幾人中。徐光啟是最開明地他同樣懵。好一會兒。徐光啟結結巴巴地道:“領政大人。這……恐怕有點不妥吧?”
默然片刻。陳海平站起身來。來回走了幾步。然後停下腳步。道:“諸位大人都是飽學之士。我有個問題想要請教。”
他們雖然都是飽學之士,但認識陳海平以來,或多或少們好像都變成了小學生,所以沒人敢接陳海平的話頭。
停了一會兒,見無人配合,陳海平繼續道:“自古就有富強一說,我向請教幾位大人的是,一個國家究竟是富而後強,還是強而後福?”
眾人依舊是沉默,他們回答不了陳海平的問題。
富強富強,聖人之意當然是富而後強,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趙宋以降一至於今日,國雖富,但罕有強時。而域外之族,由遼、西夏、金、元,直至今日的女真們無不都是強而不富。
想到這兒,眾人都悚然而驚。如果沒有陳海平或許異族再一次入主中原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兒。
“我們的人力物力財力無不數百倍於他們,但我們為什麼不能重新漢唐之風而屢屢令萬千黎民塗炭於異族的鋼刀之下?”陳海平的聲音平靜而又帶著一絲憤然,隨後憤然裡又多了一絲譏諷續道:“提到這個,遍尋古今,原因往往都是說這是因為皇帝昏庸,太監專權,但實際上呢?我認為要負最大的責任是這些士大夫,就是因為他們的無恥和無能才讓國家變成這樣。”
“我們有人有錢有物,但為什麼就偏偏奈何不了不過區區二十來萬的女真人呢?這是因為我們空有這些東西,我們不能把這些力量組織起來。那這又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自趙宋以降,政府放棄了這個權力,他們把這個最重要的權力交給了以宗族為代表的豪民階層。”
“諸位大人,這才是我們富而不強的根本原因。”
見眾人還是無法理解,陳海平繼續更深入地說道:“就因為這個弊端,使得國家沒有效率,沒有組織的效率,而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組織的效率,那就是有再強大的力量也是枉然。”
說到這兒,陳海平輕輕嘆了口氣,接著道:“遠之王安石,近之張居正,他們的變法何嘗不是為了提高國家組織的效率,但就是因為所有這些必須都得依靠農村計程車紳、土豪和酷吏,所以最終都失敗了。王安石興青苗法,欲使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小農,其出點不可謂不好,但是,由於地方全為士紳、酷吏、土豪控制,王安石所補貼的物件最終都變成了那些士紳、酷吏和土豪,而他的青苗法則變成了勒住萬千農民脖子上的套索。張居正張大人推行一條鞭法,擇其可稅而稅之,也是無奈之下的不得不然
他也同樣跨不過農村計程車紳、酷吏和土豪這一關。
“而且,尤有甚,因為跨不過盤踞在廣大農村計程車紳、酷吏和土豪這一關,使得國家組織的效率極其底下,以致不得不把施行開中法,放手讓商人代替國家組織社會力量、從事長途貿易甚至包辦軍需。”
良久,徐光啟、成基命、鹿繼善、孫傳庭、陳奇瑜等人都紛紛站起身來。徐光啟最先一躬到地,感慨萬千地道:“聖人云,朝聞道,夕死克矣。今日聞領政大人之言夫真是死而無憾!”
其他人也都和徐光啟一樣,都非常激動。
讓眾人歸坐,陳海平又道:“諸位大人應該知道這些士紳、酷吏和土豪都是些什麼人,國家今日如此衰敗,皇權昏聵**固然是很大的原因,但這些士大夫的原因更大,他們一方面對普通百姓和整個國家敲骨吸髓,一方面卻又高唱道德,他們為了一己之私,妄圖以道學的**壟斷社會權力他們可以永遠這麼富貴下去。”
眾人汗顏,就是傳庭,也對自己先前的想法,想要千方百計保全士林的努力感到慚愧不已。
陳海平最後道:“這是最根的結構性的問題,這個不改,其他的都是枉然。”
這會兒氣氛和陳海平剛說這個的時候已經截然不同,徐光啟問道:“領政大人,您想怎麼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