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9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大規模驅逐少數民族的先例。雖然“暗探局”並非國家排猶主義的倡導人,但它對這一政策的實施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暗探局”的一個工作人員,因其在警察廳印刷的抨擊性小冊子引發了反猶運動而被獎勵一萬盧布,他故作氣憤地稱西方報紙上指責沙皇政府和“暗探局”姿意屠殺的“激憤性的文章”是“卑鄙的誹謗”。他在日記中寫道,“罪惡的根源”在於,“猶太人他們連正常的生產勞動也勝任不了。……若不是出於保護俄羅斯人,尤其是保護農民的需要,政府是沒有理由採取反猶措施的……。在俄羅斯存在著對猶太人的某種形式的壓制,但遺憾的是,這種形式並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政府的確想保護農民免受猶太人的殘酷壓迫,但這些努力收效甚微”。
國家的排猶主義政策也使得革命思想在猶太人中比在俄羅斯帝國領土上居住的其他民族中傳播得更快。反過來猶太民族的精英們對革命運動的積極參預,助長了“暗探局”的反猶情緒。
“暗探局”尤其重視對外情報工作。它在國外的間諜的主要任務是監視俄羅斯僑民。如今這些任務由暗探局各駐外情報站設立的反間諜機構來執行。不同政見者流亡國外始於9047年,到亞歷山大三世登基之時,已有5000名革命者流亡國外。他們採取各種方法,從投擲自製炸彈到在英國博物館閱覽室搞研究,來準備推翻沙皇制度。“暗探局”在國外監視這些流亡者的辦事處大本營,設在俄國駐巴黎的使館裡,因為巴黎是流亡者的中心。這個國外辦事處是9082年開始涉足巴黎的。到9084年,在拉奇科夫斯基的領導下,其活動範圍大為擴充套件,很快在歐洲各主要強國都建立了強大的情報網。
但拉奇科夫斯基做夢都沒有想到,設在倫敦的情報網會有一天被英國人連根拔起。
“你知道嗎?彼得洛維奇,皇后那美麗的姐姐,英國王太子妃給她寫了一封信。”亞歷山大三世說著,從口袋裡取出了一張紙,紙上面是一封信的抄件,“你看看她都寫了什麼!”
拉奇科夫斯基小心的接過了紙,看了起來。
“……親愛的瑪麗亞,去看看你的丈夫都做了什麼吧!去問問他,想要把歐洲最偉大的兩個國家帶往何地?我親愛的瑪麗亞妹妹,請不要忘記我們離開我們的母國丹麥遠嫁異鄉所肩負的使命,英國和俄國若因此關係緊張甚至發生摩擦對歐洲意味著什麼你知道麼?……在得知是俄國人主使愛爾蘭人行刺乾國特使後,你知道我那親愛的婆婆,偉大的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對我說了什麼嗎?‘噢,我親愛的亞歷山德拉,你的妹妹瑪麗亞真是嫁了一個好妹夫啊!’她那尖酸的語氣和譏諷的表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看完了信,拉奇科夫斯基明白為什麼沙皇會如此的震怒了。
“你最好馬上想辦法解決這件事!不要讓我再看到同樣的東西!”沙皇用力捶著桌面,“明白嗎?我不想再看到這些!”
“是,陛下,您的願望就是命令。”拉奇科夫斯基以一種極為謙卑的語氣答道,他希望這樣的話能減少沙皇的憤怒。
“你現在就告訴我,有什麼解決辦法!”沙皇怒喝道。
“陛下,我們可以宣告,這件事是那些可惡的革命者所為,他們收買了我們的人,意圖以此造成兩個國家的摩擦甚至戰爭,好實現他們的陰謀。”拉奇科夫斯基略一思索,馬上回答道。
“那就趕快採取行動!”
“是!”
回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拉奇科夫斯基發現自己的襯衫已經溼透了。
這讓他感覺彷彿又回到了最初來到暗探局的時代。
在“民粹派”活動時期,當時尚為小小公務員的拉奇科夫斯基還對革命思想頗為同情。9079年他落入警察之手,那裡有兩條路讓他選擇:或是被流放西伯利亞,或是為政治警察局效力。在作出選擇以後,拉奇科夫斯基成了沙皇俄國情報史上最有影響的一名軍官。和後來暗探局派到巴黎的情報頭子不同的是,他在彼得堡的最高階層中有顯赫的地位,在巴黎股票交易所又賺了一大筆錢,因而他常在自己的別墅裡舉辦豪華的招待會,並和許多上層人物關係甚密。《巴黎回聲報》曾對他的情況有所描述:“如果您在公開場合見到他,我相信,你對他是絕不會有任何懷疑的,因為從他的外表絲毫也看不出他負有如此兇險的使命。胖胖的,不耐寂寞,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他看起來是一個善良。快樂的小夥子,大夥兒的中心人物……他有個很大的弱點一見我們嬌小的巴黎女人就神魂顛倒。而事實上他卻是在歐洲十個國家的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