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2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經確定的海軍戰略的一般原理而論,那些遠離祖國三千海里的小島上的位置,無法同那些位於大國海岸在其背後擁有一切資源的位置相比。然而,英法兩國在小安的列斯群島的位置比起美國墨西哥灣基地的各點,其到達巴拿馬地峽的距離要近一、二百海里不等;而潮流也對其有利,故距離更加縮短。”
“其次,可以看到有兩處前進位置為一流強國所佔有,即牙買加和基韋斯特。牙買加距聖露西亞九百三十海里、基韋斯特距彭薩科拉僅四百六十海里。就基地易於支援而言,基韋斯特則具有有利條件;其不利之處在於該島很小,缺乏天然資源。作為前進哨所,牙買加本身甚為優越;其距離巨大權益中心所在的巴拿馬地峽,僅為基韋斯特至巴拿馬地峽距離的一半。牙買加以其中央位置,可對整個加勒比海實施有效的控制。前面已經提過,對於警戒尤卡坦和向風海峽,牙買加的位置極為優越。就目前的佔有權而論,與其將牙買加列為守勢力量,倒不如將其列為攻勢要素,因為那些航道對於美國較之對於英國更為有用。基韋斯特則相反,其位置既具有攻勢價值,又具有守勢價值,要控制佛羅里達海峽,必須以其為中心。”
“佛羅里達半島以及將其同古巴和巴哈馬淺灘分隔開來的諸水道,具有引人注目的軍事特點,必須予以詳細研究。假設將這一條長、低而又較窄的陸地全部移掉;或者假設在其地峽透過一條很深的,可通行的水道而使其成為一處島嶼,則其對美國海上權益的效果就會最好地實現。在後一種情況之下,對這一水道的兩處入口當然應當確保安全,但至少可使航運不再被迫透過一條又長又窄而其一側又同外國並有可能同敵對的各國的邊界相毗連的航道。一旦同英國交戰,佛羅里達水道很可能要受到以巴哈馬為基地的敵對巡洋艦的侵擾;這為商業破壞戰提供了最好條件。美國為了對使用這一水道的船隻進行保護而需付出的努力,較之使用海峽或假設佛羅里達半島並不存在的情況所需付出的努力更為巨大。由於佛羅里達半島橫亙其間,致使大西洋海岸為墨西哥灣海岸之間的航線向南推移三百海里,並需對此海峽施行絕對控制;同時,由於幾乎完全沒有可用港口而使情況更為惡劣。在最為暴露的大西洋海岸一側沒有一處可用港口;在墨西哥灣一側,由基韋斯特至坦帕灣的一百七十五海里之間沒有一處港口,因而,坦帕灣受到重視並非由於其力量和資源,而是由於其所居位置。美國對於連通大西洋海岸和太平洋海岸的巴拿馬運河所擁有的權益,確實同對於溝通大西洋海岸與墨西哥灣海岸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佛羅里達海峽所擁有的權益完全一致。所有這一切都加強了基韋斯特及其屬地託圖加斯的重要地位,使其成為這一線上惟一的有力軍事據點;由於其本身缺乏天然力量或資源,故在這一地區積儲人工資源就更為重要。”
“基韋斯特對於美國具有雙重價值;首先,也是主要的,它將大西洋配系和墨西哥灣配系連成一體,保護著與其說是外部的、倒不如說是內部的交通線。其次,它是一處前進哨所,就其軍事力量而言絕非一流哨所,然而,當為了確保對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充分的控制進而控制巴拿馬地峽和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交通線而採取任何必要的前進步驟之時,基韋斯特仍具有無法估計的作用。儘管除位置之外,其他方面都不如牙買加,但它對於美國較之牙買加對於英國更為重要。”
“基韋斯特成為美國海軍作戰的前進基地的必要的;此外,其位置還掩護著能由鐵路抵達的坦帕這一陸軍部隊的主要集結點。這樣可以使美國獲得進一步推向加勒比海最大戰略中心、即推向地峽運河的位置。即使庫萊布拉和關塔那摩得到適當的發展,獲得了這二處也不會剝奪基韋斯特最接近美國在佛羅里達海峽重要交通樞紐這惟一位置的價值。”
“我原想在結束之前就海軍戰略總體做一概括論述,現在就將這一論述插在此處則更為適宜。我的目的就是對這一主題進行全面論述,透過例證,主要是透過歷史例項,部分地則是透過假設情況引出原理。正如開始之時所說,講課者所講授的都是透過例證而引出並應予以遵行的一般原理。當然,最佳的戰略例證則是,而且肯定地應當是歷史例項;即那些規模巨大的重大軍事行動所提供的例項,如拿破崙對埃及的遠征和雅典人對敘拉古的入侵,這些行動在當時都具有極大的規模。這樣的行動把要實施的原理十分鮮明地擺了出來,這些原理不論是在巨大規模之中或是在較小範圍之內都是一致的。”
“我們現將一般原理具體運用於可能發生海戰的特定地區,即運用於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地區;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