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1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彈劾林逸青的人都死了!定然是他害的!”

“就算彈劾林逸青的人都死了,沒有證據,也只能說他們運氣不好!”

“跟他姓林的不對付的一個個都出事了!天底下哪有那麼巧的事?這難道不是證據?”

“你難道就把這話呈報順天府、刑部和大理寺?要這樣我看姓林的沒事,你的烏紗就被摘了!”

“那林逸青好色成性,定然是以此報復我等!待我上摺子參他!”

“呵呵,那你就等著被摘烏紗帽吧!他林逸青這陣子都病著,你這個時候上摺子說他做的案,有證據嗎?不擺明了是誣告嗎?不抓了你進大牢才怪!”

“此案或許與林逸青無關,但開平礦務局總辦五人被害,定然是他所為!”

“是他所為不假,我也這麼認為,可是有證據嗎?要扳倒他,得拿出真憑實據來!不然誰信啊?沒看五個總辦連著死了,皇太后都沒說什麼嗎?”

“他林逸青是皇太后的錢袋子,皇太后自然護著他了……”

“慎言!”翁叔平聽到這裡,心裡一驚,厲聲喝道,打斷了門生們的議論。

也難怪翁叔平發火,他的這些個門人弟子,平日裡清議洶洶,談起國家大事來頭頭是道,可是碰到這樣離奇的事上身,便完全不知所措了。

就在這時,一個門人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老師!不好了!安維峻安大人,今兒個早上,在家裡頭……去了!”門人一見到翁叔平,便大喊起來。

“什麼?”翁叔平聞言大吃一驚,忍不住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安維峻曾因彈劾林逸青私納叛逆之女為妾遭到仁曦太后的貶斥,被免去官職,發配新疆,光旭皇帝親政後,在翁叔平的保薦下又重新回朝為官。對日本開戰後,安維峻以都察院福建道御史諫官的身份,在三個月的時間裡,接連給朝廷上呈奏疏六十五道,直接呈奏光旭皇帝的有六十三道。特別是今年三月,安維峻奏請光旭皇帝《請誅李紹泉疏》,憂國憂民,激昂慷慨、激動人心,聲震天下。這份奏章中,他列數了李紹泉“禍國殃民”的罪行,斥責李紹泉平日“挾外洋以自重”,當倭寇來犯時,“其不欲戰,固系隱情”,甚至“接濟倭賊煤米軍火,日夜望倭賊之來”,而“對我軍之糧餉火器,則故意勒扣之”,“有言戰者,動遭呵斥,聞敗則喜,聞勝則怒”,正氣凜然地提出:“殺李紹泉以振奮人心”,他泣淚陳詞,義正辭嚴地指責了仁曦太后聽信賣國奸臣李紹泉與太監李錦泰干預朝政、專權誤國的醜惡行徑。他說:“皇太后既歸政皇上矣,若猶遇事牽制,將何以上對祖宗,下對天下臣民?”又說:“至李錦泰是何人斯,敢幹政事乎?如果屬實,律以祖宗法制,豈可復容?”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仁曦太后牽制光旭皇帝行使國家政權的隱私。他還在奏章中要求光旭皇帝“佈告天下,如是而將士有不奮興,賊人有不破滅者,即請斬臣,以正妄言之罪。”

安維峻的這一份“滿紙義憤”、“鐵骨錚錚”的奏疏,直抵大乾帝國的金鑾大殿,如同萬鈞雷當空炸裂,頓時朝野震驚,正在病中的仁曦太后聞訊後,勃然大怒,立即下諭將安維峻交刑部嚴加懲處。敬親王宜欣惟恐仁曦太后藉此大興牢獄,大開殺戒,有意保護安維峻,便在當日果斷地以光旭皇帝的身份頒發了一道聖旨:“近因時事多艱,凡遇言官論奏,無不虛衷容納,即或措詞失當,亦不加以譴責。其有軍國緊要事件,必仰承皇太后部訓遵行,此皆朕恪恭求治之誠心,臣民早應共諒。乃本日御史安維峻呈進封奏,託諸傳聞,竟有皇太后遇事牽制,何以對祖宗天下之語,肆口妄言,毫無忌憚!若不嚴行懲辦,恐開離間之階端。安維峻著即革職,發往軍臺贖罪,以示儆戒,欽此。”以光旭皇帝名義的這道聖旨,顯然是為營救安維峻的生命。但敬親王又怕仁曦太后加責袒護之罪,便立即召集大臣共同商議,把處分安維峻的決定奏請皇帝和皇太后定案。仁曦太后聞奏後大怒說:“即此足了事耶?毋乃過輕耶!”這時敬親王跪奏說:“本朝三百年來,從未殺諫臣,乞太后原之。”經諸大臣奏勸,太后怒意“始為稍解”。這才決定將安維峻革職發往張家口軍臺,效力贖罪,始免除了安維峻的殺身之禍。

但由此“憤書一呼”,安維峻“聲震中外,人多榮之,訪問者萃於門,餞送者塞於道,或贈以言,或資以贐,車馬飲食,眾皆為供應。”京都好友,特地選擇了楊繼盛故宅松簡庵為他慶賀,士大夫們還作畫、作序、作詩奉贈。有一友人贈聯雲:“一不學金人,斯為鐵漢,暫留有用身,終討北洋。”還有一位名士特意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