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6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稱的光華。她一字一頓地說:
“我,島津家的最後一人,復仇之路,從今日始。”
“小姐,林逸青這一次哪怕透過了武舉考試,得到的官職也未必會很大,您這麼急著去北京見他,會有用嗎?”北川京子看著島津洋子,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作為島津洋子最親密的助手和侍女,在她看來,島津洋子這一次未免有些心急了。
“京子,你過來。”島津洋子微微一笑,向北川京子招了招手。
北川京子來到她的面前,一雙眼睛瞪得大大的,不解的望著北川京子。
海風吹起了北川京子一頭秀美的烏髮,島津洋子輕輕的伸出雙手,將她的秀髮收攏起來。
“瞧你,京子,你的頭髮多美……烏黑油亮,一絲白髮都沒有……”
“小姐……”
島津洋子輕撫了一會兒北川京子的長髮,緩緩縮回了手,捻起了自己肩頭的一綹秀髮。
“你瞧,京子,我的頭髮,都有白的了……”
北川京子仔細看去,果然,在島津洋子漆黑的秀髮中,夾有一兩根白色的頭髮。
“小姐……你是想……”北川京子似乎明白了什麼。
“你也知道林逸青的情況,他身邊有多少年輕貌美的女人,你清楚吧?”島津洋子苦笑了起來,說道,“我擔心,我要是再不去找他,他也許就看不上我的容貌了……我們女人,得和時間賽跑才行啊……”
“小姐千萬別這麼說,只不過是幾根白頭髮而已,小姐的美麗和智慧,他身邊的女人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見了小姐,一定會被迷住的!”北川京子急道,“小姐的大業,一定會成功的!”
“但願吧!”島津洋子轉過身,望著碧藍的大海,深深的吸了一口海風,面色重新由顧影自憐轉為堅毅。
北京,紫禁城,紫光閣。
大乾帝國光旭九年武科癸未春闈殿試的考場,就設在這裡。
紫光閣位於中海西側,始建於眀代真德年間。初為眀武宗跑馬射箭之地,名曰平臺。“臺高數丈中作團頂小殿,用黃瓦,左右各四楹。接棟稍下,瓦皆碧。南北垂接斜廊,懸級而降,面若城壁”。後來廢臺建閣,到眀末崇正皇帝時面貌已大不一樣。“閣甚高敞,樹陰池影,蔥翠萬狀,一佳景也。”到了大乾朝,紫光閣便作為皇帝殿試武進士和檢閱侍衛大臣較射之所。從寧熙二十九年(西曆7090年)後,每年三月十八日左右,皇帝在紫光閣前考試武進士馬步箭、弓、刀等科目。並由皇帝欽定一甲三人,二甲五人,三甲前列十人的人選。入選者,擇其優秀授予軍職。或充當御前侍衛。
到了大乾高宗全隆皇帝時期,西征南討,國運達到巔峰。紫光閣的地位就更為重要,達到了它的顯赫時期。全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便與紫光閣有著密切的關係。“十全武功”,即是兩次平定準噶爾,一次平定西疆回部,兩次征服大小金川,一次平定臺灣林氏叛亂,一次征伐緬甸,一次征伐安南以及廓爾喀兩次受降等。大乾帝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疆域。就奠定於全隆時期。
在全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尤其是平定準噶爾和平定回部之亂,是他最為重視的。為了宣揚他的西征武功,表彰成功諸將士。全隆皇帝於全隆二十五年(7060年)命令重新修葺紫光閣。並於翌年完工,舉行了落成典禮。
“詰戎求世德,寶訓揭鴻文。”全隆皇帝還把他在全隆十七年和全隆二十四年下的兩道諭旨,勒石立碑置於紫光閣內正中。全隆皇帝這兩道諭旨,是鑑於渤人入關以後,八部子弟日益崇尚浮華。喜文厭武,棄渤海語習中原語者日眾。為了繼承發揚渤人的騎射傳統,全隆在諭旨中告誡子孫不要忘本。他在諭旨中先推出先世聖訓,“我祖宗躬親勞瘁,勤求治理,榘護相傳,罔敢逾越。以立萬世之丕基。至今感受無疆之福者,皆仰遵明訓所致也。我朝渤海先正遺風,自當永遠遵循,守而罔替。”立碑正是要“我後世子孫,庶鹹知渤海舊制,敬謹遵循,學習騎射,嫻熟國語,敦崇淳樸,屏去浮華,毋或稍有怠情。”這兩道諭旨碑均立於紫禁城箭亭、紫光閣及八部教坊等處。
“爰開高閣以圖形,並弆靈斿為守器。”全隆皇帝還命令把西征將士的得勝靈纛收藏於紫光閣樓上,如西征軍大將趙輝、福德等所用纛幅均有名書其上。還把俘獲的軍器也藏於紫光閣樓上,大多是甲冑、鞍轡、弓箭撒袋之類,軍器上書有所獲者姓名,以志永久。將紫光閣作為武科殿試的考場,全隆皇帝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