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9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波滑還下令建造正式的營房,併為土著士兵配備馬匹進行巡邏,這樣可以使法軍得到休整。
波滑還看到李維業所帶來的水兵戰鬥力不能和正規陸軍同日而語,並在兩次戰鬥中損失嚴重,波滑決定將這些已成雞肋的登陸隊一個不剩地全都打發回海防,空缺由新到的專司登陸作戰的海軍登陸隊接替。
這些措施的效果立竿見影。原本人心浮動的河內很快就平靜了下來。城外的黑旗軍見靠圍困和炮擊已經沒有辦法騷擾到法國人後識相地撤圍而去,劉仁義率黑旗軍主力一路撤到了山西,而在河內至山西的必經之路懷德府和丹鳳縣仍留有部隊掘壕駐守。但不管怎樣,河內城裡的法國人最困難的日子過去了。
不甘寂寞的波滑甚至還主動出擊,9083年6月20日,東京分隊的炮艦“軍樂”號和“閃電”號上溯到底河與紅河匯合處的瑞香社,與6艘黑旗軍的裝炮帆船遭遇,雙方立刻發生激戰,黑旗軍的炮船上只裝備了200斤的前膛小炮,面對法艦上的160毫米艦炮完全不是對手。戰鬥的結果是2艘黑旗軍的炮船被擊毀,1人陣亡;法艦毫髮未損,取得小勝。
三天後的6月23日,“閃電”號和“土耳其彎刀”號兩艘炮艇再次出動,前出到府裡江和底河進行了偵察,但是這次偵察非常失敗,非但沒有發現黑旗軍,反而因為水淺而差點擱淺。
又是三天之後,9083年6月26日,法國炮艦“颶風”號和“雎鳩”號大著膽子深入到山西省城附近丹鳳口河面,卻不想這裡是乾國駐越的滇軍營地。正好駐越桂軍右軍都司田福志率領的奮勇營趕到,於是乾軍脫掉軍衣,改用黑色旗幟,扮成黑旗軍的樣子趴在江邊槍擊法艦。一部分黑旗軍見狀趕來助戰。由於江面狹窄,雙方交火距離不到100米,密集的彈雨對法艦艙麵人員威脅很大。這次法國人吃了沒有哈乞開斯機關炮的苦頭,光靠單發炮彈顯然無法壓制岸上的火力。而黑旗軍和乾軍的射擊顯然也沒有什麼準頭,於是雙方“乒乒乓乓”地對轟了一陣後便脫離了接觸,都沒有什麼傷亡。(未完待續。)
PS: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點選!求月票!
第七百九十五章懷德之戰
波滑解除了河內的威脅之後,認為兵力還不足以發動全面進攻,因而停止了對黑旗軍的打擊,轉為鞏固現有陣線,而黑旗軍也放棄了再攻河內的打算,退守山西。
對於北圻的局勢應該如何處理,法國政府內部的意見並不統一,但有一點卻達成了共識,那就是無論如何,不可以和乾國發生戰爭。
對於法國而言,大乾帝國的陸軍9060年那場戰爭的手下敗將,連本國的土匪剿起來都特別吃力,當年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如今雖然經歷了洋務運動,實力大大的增強,但怎麼也不會達到歐洲一流陸軍的水平。但是藉著洋務運動的東風另起爐灶、從一張白紙開始構建起來的大乾帝國的海上力量卻不得不讓法國人警惕。
乾國沿海的四支水師全新的、按照近代海軍編制籌建的北洋水師,由綠營水師演化而來的南洋水師和廣東水師,以及由法國人幫助建立的福建船政局沒有被調撥的軍艦組成的船政水師都已有相當的規模。尤其是船政水師,在9073年的苔灣事件中表現十分突出,“琅嶠海戰”和“東海海戰”兩役全殲日本海軍,有力地震懾了企圖染指苔灣的日本。師法西方的乾國海軍頻頻遠航出訪、訓練、救助民船,出鏡率十足,在國際上賺足了聲譽,這點令法國人不得不防。萬一乾國軍艦編隊出現在越南沿海示威,法國賴以對越南增援的海上運輸線無疑將大受影響。所以,巴黎方面特地針對風頭正盛的大乾海軍專門在“三頭政治”中特別單列了“海軍”一頭,決定在駐越艦隊之外再組建一支遠東艦隊,加強海上的防衛力量,以應不測之需。
也難怪法國人對乾國海軍頗為忌憚,由於乾法兩國在海軍和造船方面有著高度的合作,福建船政局建造的軍艦全部都是法式軍艦,其效能法國軍方已經瞭若指掌。象乾國海軍的主力艦“開濟”級裝甲巡洋艦和“超勇”級裝甲巡洋艦,實力同法國海軍的“杜居土路因”級裝甲巡洋艦和“巴雅”級裝甲巡洋艦相當。法國駐越艦隊沒有任何一艘軍艦能夠抵敵,相比之下,可以說處於絕對劣勢。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法國首相茹費理命令海軍少將利士比組建一支能夠與乾國海軍相抗衡的艦隊。利士比接到命令後立刻行動起來。很快,“阿爾瑪”級裝甲巡洋艦“阿達郎德”號、二等巡洋艦“雷諾堡”號、“凱聖”號、“阿米林”號、通報艦“巴斯瓦爾”號、“鱷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