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2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蠢,但並非所有的人都是笨蛋。”
“你說的對,柳原君。”川上操六笑了笑。“我們的行動必須謹慎,不能因小失大。”
“戲演完了,我們走吧。”柳原前光說著站起身來,拿起圓頂黑禮帽戴好,川上操六也跟著起身,二人一同走出了包廂。
在送柳原前光回到日本公使館之後,川上操六回到了樂善堂,此時天色已經很晚了,他來到自己的房間,卻絲毫沒有睡意。
一些書稿放在桌上。窗外陣陣的冷風吹來,紙張發出了陣陣簌簌的聲響,川上操六走到窗前,將窗戶關好,然後來到桌前,坐了下來。
他的目光,又落到了那篇荒尾精抄給他的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巨大反響的文章上。
“隨著世界交通的手段便利起來,西洋文明之風逐日東漸。其所到之處,就連青草和空氣也被此風所披靡。大致說來,雖說古代和今天的西洋人沒有多大不同。但他們的舉動在古代較為遲鈍,而今天變得活躍起來,無非是利用交通這個利器的緣故。對於東方國家的當務之急來說,此文明的東漸之勢十分強勁。如果下定決心來阻止它的話,這樣做倒也不是不行,但觀察當今世界的現狀,就會發現事實上是不可能的。莫不如與時俱進,共同在文明之海中浮沉,共同掀起文明的波浪。共同品嚐文明的苦樂,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文明就像麻疹的流行一樣。眼下東京的麻疹最初是從西部的長崎地方向東傳播,並隨著春暖的氣候逐漸蔓延開來。此時即便是痛恨該流行病的危害,想要防禦它的話,又有可行的手段嗎?我確信沒有這樣的手段。純粹有害的流行病,其勢力的激烈程度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利害相伴、或利益往往更多的文明瞭。當前不但不應阻止文明,反而應盡力幫助文明的蔓延,讓國民儘快沐浴文明的風氣,這才是智者之所為。”
“西洋近代文明進入我日本以嘉永年間的開國為開端,雖然國民漸漸明白應該採用西洋文明,氣氛也逐漸活躍起來,但在通往進步的大道上,卻橫臥著一個守舊衰老的政府德川幕府。應該如何是好呢?儲存政府的話,文明是絕對進不來的,因為近代文明與日本的陳規舊套勢不兩立。而要擺脫陳規舊套的話,政府也同時不得不廢滅。如果試圖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國的獨立也不能保證,因為世界文明的喧鬧,不允許一個東洋孤島在此獨睡。”
“對此,我們日本的有識之士,基於‘國家為重’,‘政府為輕’的大義,又幸運地依靠帝室的神聖尊嚴,斷然推翻舊政府,建立新政府。國內無論朝野,一切都採用西洋近代文明,不僅要脫去日本的陳規舊習,而且還要在整個亞細亞洲中開創出一個新的格局。其關鍵所在,唯‘脫亞’二字。”
每每讀到此處,川上操六便忍不住想要大聲的叫好。
“雖然我日本之國位於亞細亞東部,但國民的精神已經開始脫離亞細亞的頑固守舊,向西洋文明轉移。然而不幸的是在近鄰有兩個國家,一個叫乾國,一個叫朝鮮。這兩國的人民,自古以來受亞細亞式的政教風俗所薰陶,這與我日本國並無不同。也許是因為人種的由來有所不同,也許是儘管大家都處於同樣的政教風俗之中,但在遺傳教育方面卻有不盡相同之處。日、乾、韓三國相對而言,與日本相比,乾國與韓國的相似之處更為接近。這兩個國家一樣,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都不思改進之道。”
“在當今交通至便的世界中,對文明的事物不見不聞是不可能的。但僅僅耳目的見聞還不足以打動人心,因為留戀陳規舊習之情是千古不變之理。如果在文明日新月異的交鋒場上論及教育之事,就要談到儒教主義。學校的教旨號稱‘仁義禮智’,只不過是徹頭徹尾的虛飾外表的東西。實際上豈止是沒有真理原則的知識和見識。宛如一個連道德都到了毫無廉恥的地步,卻還傲然不知自省的人。”
文章的這一段直斥東方的老大帝國乾國所提倡的聖教之非,令川上操六有痛快淋漓之感。
“以我個人的淺見來看,乾國和朝鮮這兩個國家在今日文明東漸的風潮之際。連它們自己的獨立都維持不了。當然如果出現下述的情況的話,又另當別論。這就是:這兩個國家出現有識志士,首先帶頭推進國事的進步,就像我國的維新一樣,對其政府實行重大改革。籌劃舉國大計,率先進行政治變革,同時使人心煥然一新。如果不是這樣的情況,那麼毫無疑問,從現在開始不出數年他們將會亡國,其國土將被世界文明諸國所分割。”
“在遭遇如同麻疹那樣流行的文明開化時,乾、韓兩國違背傳染的天然規律,為了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