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0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指在錦褥間探著,在枕頭下碰到了一件硬涼的物件那是扇子。
島津洋子忽然彷彿呆住了,將枕頭下一直放著的扇子拿在手裡,這是一把斑竹骨的絹扇,已經很有些年頭了,竹上都被把玩出了溫潤有如美玉一般的手感。
在大屋寂靜如死的夜裡,島津洋子輕輕展開扇子,伸出手指摸著扇面,陡然間彷彿驚起了心中的什麼東西,全身戰慄起來不可控制。
這把扇子,是爺爺島津久光留給她的為數不多的遺物……
絲絹的扇面上,是《江南春曉圖》,上面的桃花一片紅雲瀰漫,然而,那分明是桃花,怎麼看著象是……血呢?
怎麼……怎麼會還有血呢?
她想起了為日本政府斬首的爺爺島津久光和父親島津忠義,心中一陣緊縮。
自己隻身一人從日本逃來福州,已經有多久了?
這期間,都發生了哪些事?
現在的日本,又是什麼樣子?
自己是不是已經淡漠了復仇之志?
“不!”島津洋子看著手中的扇子,在心底發出了強烈的呼喊。
她重重的躺倒在了黑暗中,思緒的波濤開始洶湧起來。
來到福州之後,她一刻也沒有停止對已經被她視為仇寇的日本政府的訊息的蒐集工作。
現在的日本,在西南戰爭結束後,又象明治維新時那樣,有如上足了發條的鐘表,飛快的運轉起來。
遭受戰爭重創的日本,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奇蹟般的恢復了往日的繁榮。
雖然日本政府飽受民間“出賣金融權益”的指責,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英國顧問(主要是羅特希爾德家族的金融監督人員)的幫助下,日本很快便確立了新的金融秩序,結束了假幣橫行和通貨膨脹的混亂局面,經濟發展完全走上了正軌。(未完待續。)
PS: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點選!求月票!
第六百五十七章女亮之憂
羅特希爾德家族以鉅額貸款控制了日本的金融命脈之後,為了保證貸款的合理利用和產生巨大的效益,首先必須要拯救日本經濟,羅特希爾德家族的代理人們向日本政府提出了一個方案,既可以解決銀行經營上的困局,也能一舉扭轉紙幣貶值的困境,更能在對外貿易領域重新奪回被外國洋行把持的貿易定價權。
根據羅特希爾德家族的金融顧問們的建議,日本大藏省竭盡全力為橫濱正金銀行準備了300萬日元的資金用於外匯交易。這筆錢將用來支援日本的出口貿易,用出口創匯來解決國內金銀不足的問題。羅特希爾德金融顧問們的方案是,既然日本國內金銀不足而紙幣嚴重超發,只從國內找金銀不能解決問題,應該到全世界去找金銀,用外面流入的金銀來穩定紙幣。
此時的日本對外貿易結構與乾國比較類似,主要出口商品是生絲和茶葉。其中,生絲業一直是日本最為重要的傳統產業和出口行業,在日本出口中的比重高達30%左右。由於外國洋行在外國銀行的扶持下,完全壟斷了商品定價權,日本生絲和茶葉經常以跳樓大甩賣的價格,被迫賣給洋行。日本朝野對此早就很是不滿,但一直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但橫濱正金銀行在羅特希爾德家族的授意下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行動。
日本的生絲和茶葉商人缺少現錢,而外國洋行支付的卻是商業匯票,要等6個月才能到期,然後才能到外國銀行取款。如果急需資金週轉,就必須拿到外國銀行進行貼現,但貼現率可能高達20%,等於白白損失失了20%的貿易利潤,而如果不願意損失,就只有等待。但是,絲茶都是不能等的商品。時間長了會變質。因此,資金短缺導致收購絲茶的速度緩慢,而絲農茶農等不起,就只有賤價出售。洋行則大獲暴利。
橫濱正金銀行的出現立刻打破了洋行對貿易的定價權。當洋行和商人們談好合約。開出商業匯票時,正金銀行立刻介入,它向商人們馬上支付日元現鈔買入匯票,折扣十分優惠。而這些日元現鈔,正是日本政府大藏省在羅特希爾德銀行的授意下以極低的利息借給正金銀行的專項資金。這樣。商人們無需再等待商業匯票漫長的到期時間,也不用拿匯票去外國銀行做十分吃虧的貼現。現在,由正金銀行持有匯票到期,承擔全部風險。匯票到期後,外國商人的付款都將以金銀幣的形式直接流入大藏省在正金銀行的賬戶。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正金銀行從大藏省廉價借出日元紙幣,再用紙幣打折收購日本出口商手中的外國匯票,持有匯票到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