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部分,崛起之新帝國時代,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下免貴姓張,草名德敏,在李二總管手下當差。”這位名叫張德敏的太監笑著說道。“我這一次來福州,是奉了朝廷的旨意,來找左季皋左大人的。”
張德敏說著,將自己的文牒和紅木腰牌取出,雙手遞到了丁雨生的面前。
聽到張德敏是奉旨而來,丁雨生不敢怠慢,在仔細驗看了對方的文牒和腰牌之後,丁雨生確定了對方的身份,但他還是不太明白,對方既然要找左季皋宣旨,為什麼要到船政衙署裡來找自己。
“丁大人,皇太后旨意,命我辦了事便儘快迴轉,不得逗留。”張德敏笑著對丁雨生說道,“宮裡頭的規矩嚴,您也知道,我來的時候,坐的是北洋水師的通訊報用之快船。我聽李制臺說,船政這裡也有這通訊報用之快船,不知丁大人能否與我等行個方便,我辦了公事後,坐這船回去?”
“這個包在兄弟身上。”丁雨生滿口應允道。
“還有一件事,我想向丁大人打聽一下,左制臺來福州祭拜林文忠公之後,去了哪裡,丁大人可否知道?”張德敏又問道。
“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丁雨生搖頭道。
“我到了福州,下了船便去尋左制臺,可惜還是晚了一步,沒想到他走的這麼快。”張德敏嘆了口氣,說道,“我以為這船政局畢竟是他倡議設的,會來這裡看望一下同僚,說到之後的去向,沒想到……”
“呵呵,貴使這一次的確是找錯地方了,他是不會來船政的。”丁雨生呵呵一笑,不動聲色的說道。
張德敏似乎聽出了什麼,也微笑起來。
“也是,物是人非,他想是會觸景生情,所以還是不見的好。”張德敏說道。
“敢問貴使,這一次向左制臺宣旨,所為何事?”丁雨生從面前的年輕太監的態度摸出了什麼,他好奇心起,立刻問道。
“丁大人見問,我也就不瞞著了,反正這事兒過幾天邸報也就見著了,先和丁大人說說也沒關係。”張德敏微笑著上前,在丁雨生的耳邊低語了幾句。
“原來如此。”丁雨生聽完之後,不由得笑著連連點頭,“怪不得他走的這麼急,想是也聽到了什麼風聲。”
“是啊。或者也許他上了摺子之後。尋思過味兒來了也說不準,只是他這一走,我想要找他,確是難了。”張德敏有些為難的說道。
“貴使勿憂。他這個人,性喜肥美滋味,講求養生享受,聽說他來路上,盡是在有名大客棧或是會館的雅間落腳。這福州往北的大路,有大客棧和會館的路只有一條,貴使順著這條路追過去,想是能追得到的。”丁雨生說道,“我安排些熟悉道路的人隨你去,多路打探下,好方便你尋找。”
“多謝丁大人,那我這便告辭了,呵呵。”張德敏和丁雨生拜別,丁雨生安排人陪張德敏等人去追左季皋。同時給他們也備了一份禮物(其實是封了些銀子),並要僕人通知船政水師副統領張成,提早安排,等他們回來後用高速通報艦送他們直去天津。
在送走了張德敏等人之後,丁雨生回到自己的房間,想著左季皋接旨時的窘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強烈的日光透過馬車的車窗,照進了車廂之內,車廂裡坐著的張德敏因為連日鞍馬勞頓,一時間有些微弱的暈眩。
恍惚中。他似乎又回到了小時候……
那一天村子裡,陽光照在屋子裡,也應該是這樣的讓人燥熱吧?
房門開了,母親有些佝僂的身影出現了。“乖孩子,咱們走吧。”
母親身後是一個十歲大的男孩,虎頭虎腦的壯實身子,眼睛圓溜溜的,正從她腿邊探出腦袋,打量著外面。聽了母親的話。他只嘴唇委屈地噘了噘,卻不應聲,彎了腰想提起面前裝得滿滿的布口袋,微黑的臉色泛起了一點兒紅。
母親輕輕嘆息了一聲。右手略伸,將孩子的小手抄了進去,左手已經提起了那袋苞米。
“跟娘來。”
男孩點點頭,順從地被母親牽了,挨在她腿邊走出堆滿木料的小院,耐心地聽著鐵鏈和鎖頭相觸的叮噹響動。條條熟悉的小街慢慢在腳下行了過去,翻過的牆頭,爬過的大樹,挖過的老鼠窩,閉著眼睛都知道它們就在那兒,卻沒辦法再去重遊一二。
男孩忍了半天,終於憋不住話,怯怯的嗓音囁嚅道:“娘,我……劉叔家的水車,不能忘了去修,人家等著用的。”
母親心思煩亂,隨口答應了一聲。
“還有……”男孩費力地撓了撓頭,臉色很是為難,“本來我跟柱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